[发明专利]移动受电体及应用该受电体的行波式非接触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6193.X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彭亮;朱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20 | 分类号: | H02J5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受电体 应用 行波 接触 供电系统 | ||
1.移动受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接收行波耦合段;接收行波耦合段包括两个受电开放式波导;受电开放式波导一端开路,另一端为输出端;受电开放式波导的物理长度等于0.25·λ2,λ2为受电开放式波导所传输电磁波的波长;
两个受电开放式波导的空间位置关系满足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一种:
(1)两个受电开放式波导的开路端朝向不同侧;两个受电开放式波导开路端的间距其中,b为奇数;
(2)两个受电开放式波导的开路端朝向同一侧;其中一个受电开放式波导开路端与另一个受电开放式波导输出端的间距L3小于0.01·λ2或按照如下表达式:
其中,c为不等于零的偶数。
2.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受电体的行波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和受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模块包括交流电源和发射行波耦合段;所述的发射行波耦合段包括供电开放式波导;所述供电开放式波导的输入接口与交流电源的输出接口相连;
所述的受电模块包括移动受电体和功率管理组件;功率管理组件包括n个整流电路组;n个整流电路组与移动受电体内的n个接收行波耦合段分别对应;整流电路组包括两个整流电路;
所述的接收行波耦合段内其中一个受电开放式波导的输出端与对应整流电路组内其中一个整流电路内输入端相连;接收行波耦合段内另一个受电开放式波导的输出端与对应整流电路组内另一个整流电路内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波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模块还包括匹配电路网络;所述的匹配电路网络设置在交流电源与供电开放式波导之间;匹配电路网络的输入接口与交流电源的输出接口相连,输出接线端与供电开放式波导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波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行波耦合段还包括终端负载;所示终端负载的接线端与供电开放式波导的输出接线端相连;终端负载采用电感、电容或电感电容复合网络,也可以直接采用开路或短路的方式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波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匹配电路网络为以电感电容为主体的大功率容量匹配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波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电开放式波导的空间位置按照以下两种方案实现:
(1)将供电开放式波导依附于路基上;
(2)将供电开放式波导架设在空中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波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开放式波导采用平行双线传输线;平行双线传输线的物理长度L1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a为奇数,λ1为平行双线传输线所传输电磁波的波长;
平行双线传输线的线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波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管理组件内所有整流电路的输出接口串联或并联在一起;整流电路采用AC-DC整流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波式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受电体在发射行波耦合段上运动或静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61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共源的无线输能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