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缸座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8761.1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8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魏会军;徐敏;严耀宗;申婷;莫子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F04B39/10;F04B4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具有 压缩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座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气缸座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包括:气缸孔,气缸孔用于与吸气空腔相连通,以使吸气空腔内的气体进入到气缸孔内进行压缩;旁通孔,旁通孔的一端与气缸孔相连通,旁通孔的另一端用于与吸气空腔相连通;其中,旁通孔可连通或断开地设置,以使气体在气缸孔内压缩时,气缸孔具有通过旁通孔与吸气空腔相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吸气空腔相断开的第二状态。本发明的气缸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变容调节较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缸座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制冷方式为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动力组件。
制冷压缩机按照其控制原理分类,可以分为变频压缩机和定频压缩机。其中,变频压缩机因其节能特性,市场占领份额与日俱增。但是,现有的压缩机依旧以定频压缩机为主,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变频压缩机依然存在节能方面的限制。出于节能考虑,近年来滚子压缩机及涡旋压缩机相继提出了变容调节技术和数码涡旋技术,对于大型的活塞压缩机或螺杆压缩机也有相应的变容调节方法。但是对于小型活塞压缩机,由于小型活塞压缩机自身结构简单,现有的小型活塞压缩机不能在实现其容积流量的调节的基础上,又能保持其原有的低成本特性。
现有的定频往复活塞压缩机大多以开停机的方式进行能量调节。当系统达到额定工况时,温控器就控制压缩机停机,而压缩机停机会伴随着高低压的制冷剂重新建立压力平衡,当再次开机时首先需要建立停机前的压差,之后才能使压缩机恢复停机前的工况。研究表明:重新建立压差的过程压缩机平均耗电量为压缩机平稳运行耗电量的7倍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缸座及具有其的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变容调节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缸座,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包括:气缸孔,气缸孔用于与吸气空腔相连通,以使吸气空腔内的气体进入到气缸孔内进行压缩;旁通孔,旁通孔的一端与气缸孔相连通,旁通孔的另一端用于与吸气空腔相连通;其中,旁通孔可连通或断开地设置,以使气体在气缸孔内压缩时,气缸孔具有通过旁通孔与吸气空腔相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吸气空腔相断开的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气缸座还包括滑阀,本体部还包括:滑阀槽,滑阀设置在滑阀槽内,滑阀槽与旁通孔可连通或断开地设置;其中,滑阀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滑阀槽内,以使滑阀具有使滑阀槽与旁通孔连通的第三状态和使滑阀槽与旁通孔断开的第四状态;当滑阀位于第三状态时,气缸孔具有第一状态,或当滑阀位于第四状态时,气缸孔具有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旁通孔包括:第一旁通孔段,第一旁通孔段的一端与滑阀槽可连通或断开地设置,第一旁通孔段的另一端与气缸孔相连通;第二旁通孔段,第二旁通孔段的一端与滑阀槽可连通或断开地设置,第二旁通孔段的另一端用于与吸气空腔相连通;其中,当滑阀位于第三状态时,第二旁通孔段与滑阀槽相连通,第一旁通孔段与滑阀槽相连通,以使气缸孔具有第一状态;或当滑阀位于第四状态时,第二旁通孔段与第一旁通孔段中的至少一个和滑阀槽相断开,以使气缸孔具有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本体部还包括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气缸孔相连通,排气通道用于排出在气缸孔内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其中,滑阀槽的下端与排气通道相连通,滑阀槽的上端用于与吸气空腔相连通,以在排气通道与吸气空腔之间的压力差作用下,滑阀具有从滑阀槽的下端向滑阀槽的上端移动的第一运动状态和从滑阀槽的上端向滑阀槽的下端移动的第二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当滑阀位于滑阀槽的中部时,滑阀具有第三状态,当滑阀位于滑阀槽的上部或下部时,滑阀具有第四状态。
进一步地,滑阀槽与排气通道相连通的截面积为c,滑阀槽的截面积为d,75%≤c/d≤95%。
进一步地,滑阀槽靠近排气通道的一端具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与滑阀限位接触,以限制滑阀脱离滑阀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8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