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交通管制模型构建及标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4972.8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丁幼亮;徐照;梁启慧;宋永生;钱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壹鼎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T17/00;G06T19/20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王长征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交通 管制 模型 构建 标注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的交通管制模型构建及标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道路基本3D-BIM模型;
步骤2、在道路基本3D-BIM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管制构件附属信息模型和车辆信息模型;
步骤3、将步骤2的模型导入Naviswork软件,并加入动态管制内容,建立道路交通管制过程的4D-BIM模型;具体为:
设q为单位长度路段道路设计通行量,Dij为选取的i点到j点道路路段长度,Sij=q*Dij为i点到j点的道路设计通行量,Mij为i点到j点的道路实际监测通行量,Nij为i点到j点的道路设计通行量,则道路现场监测承载力计算为Tij=(Mij-Sij)/Nij,根据道路项目特点设置Tij的临界点取值,即α轻度预警,β中度预警,γ重度预警,将Tij值标注在3D-BIM模型上,并利用插件将Tij值导入到Navisworks中,当Tij≤α,模型构件设置为绿色,为无警情或者轻度预警,此时对应的区域为通行区;在中度预警阶段αTij≤β,模型构件设置为黄色,对应的区域为缓冲区;在重度预警阶段βTij≤γ,模型构件设置为橙色,对应的区域为隔离区;当属性值大于γ的时候道路通行已经失控,则模型设置为红色,对应的区域为隔离区,将道路通行区域全部标记上上述预警信息,以便在道路通行4D-BIM模型的动态演示效果中直观地通过模型构件的颜色来表现道路管制警情;
步骤4、建立基于4D-BIM模型的场地布置功能的交通管制路径网络分析方法:将图形化网络路径转换成有向图,利用4D-BIM模型构件的有向性和可量化性模拟路网中任意给定两点之间的路径发生偏离和阻碍时的运行状态;在现实路面设置多个检测点,检测点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根据每个检测点采集的反馈信息,在4D-BIM模型上实现模块定位,实际路面的尺寸信息与模型路面保持一致,绘制每个检测点的交通管制变化曲线,预测未来的交通变化趋势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交通管制模型构建及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建立道路基本3D-BIM模型的具体方法为:先建立轴网和标高,再分别建立地形地势和基础路面的模型、道路主体结构的模型以及道路附属设施的模型,将三部分的模型拼合构成道路基本3D-BIM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交通管制模型构建及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在道路基本3D-BIM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交通管制构件附属信息模型和车辆信息模型的方法为:收集道路交通管制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将管制信息用交通管制构件来表示;将道路交通管制构件信息模型及车辆信息模型添加到3D-BIM模型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交通管制模型构建及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管制构件包括锥形筒、标志牌、警示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交通管制模型构建及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动态管制过程,还包括:通过道路模型的标注设定分配通行权;当某路段模型颜色为黄色时,在路段入口设置减速标志,提醒通行车辆注意;当某路段模型颜色为橙色时,道路设置紧急停留等待区域,实时应急方案;当某路段模型颜色为红色时,在路段入口设置暂时封闭标志,提醒车辆绕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壹鼎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壹鼎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49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