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栗南瓜坐果期的根茎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1364.1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瞿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枞阳县新农民农业种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茎肥 制备 碳酸氢铵 南瓜 板栗 凹凸棒土粉末 碳酸氢钠 根茎 微量元素 草炭土 调节剂 沸石粉 腐殖酸 黄原胶 磷酸脲 悬浮液 坐果期 尿素 混合加热 混合研磨 冷却结晶 制备工艺 抗性 振荡 肉质 水中 幼果 造粒 病虫害 侵袭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栗南瓜坐果期的根茎肥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组分如下:尿素、磷酸脲、腐殖酸、微量元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黄原胶、根茎调节剂、凹凸棒土粉末、沸石粉、草炭土,制备方法如下:1)将尿素和磷酸脲混合加热后,冷却结晶,再加入腐殖酸、微量元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溶于水中,混合搅拌后形成溶液A;2)黄原胶溶解后加入根茎调节剂、凹凸棒土粉末和溶液A,搅拌后得到悬浮液;3)沸石粉和草炭土混合研磨后加入2)中的悬浮液,振荡分散后经干燥、造粒,即可制得根茎肥。本发明制备的根茎肥,制备工艺简单,可以有效的提高板栗南瓜幼果的抗性,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提高肉质的致密度,增加口感的细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栗南瓜坐果期的根茎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栗南瓜又名黑南瓜,是小瓜型早熟南瓜新品种,果实呈扁球形,果皮有纵向花纹,肉厚、呈橙黄色,板栗南瓜口感厚实、绵软、甘甜,有种板栗的甘醇味。
板栗南瓜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其次,它是一种高钙、高钾和低钠的食物,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高血压,对于中老年人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此外,板栗南瓜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防止皮肤粗燥,延缓皮肤衰老,加快皮肤细胞的修复,可以增强皮肤的弹性,深受女性的喜爱。
板栗南瓜在坐果后的10-15天内幼果十分脆弱,极易受伤,容易滋生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如何提高幼果的抗性,减少病害的滋生,提高产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板栗南瓜坐果期的根茎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板栗南瓜坐果期的根茎肥,按重量份组分如下:尿素20-25份、磷酸脲15-20份、腐殖酸3-5份、微量元素2-3份、碳酸氢钠5-10份、碳酸氢铵3-7份、黄原胶17-23份、根茎调节剂4-7份、凹凸棒土粉末5-10份、沸石粉12-17份、草炭土7-12份。
优选地,一种板栗南瓜坐果期的根茎肥,其中所述微量元素中铁、硼、锰、钛、钼、铜质量比为1:1:1:1.5:1.5:2。
优选地,一种板栗南瓜坐果期的根茎肥,其中所述腐殖酸是由腐殖酸锌、腐殖酸镁、腐植酸铵按照1:2:2重量配比混合制备而成的。
优选地,一种板栗南瓜坐果期的根茎肥,其中所述根茎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花生壳20-25份,粉碎至100-200目颗粒,加入间苯三酚10-15份,混合搅拌后在加入去离子水45-60份,在400-600W超声波下进行振荡分散18-25min;
2)待振荡结束后移至反应釜中,加热至230-270℃,加热反应11-14h,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进行离心分离,将得到的固体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3-4次,然后再移至充满氦气的高温管式炉中,加热至600-800℃,进行热处理2-4h;
3)取硅灰石粉7-12份,加入去离子水40-60份,在500-700W超声波下进行振荡分散15-20min,再加入尿素2-3份和2)中的产物,在400-600W超声波下振荡25-40min,然后加热至60-70℃回流23-26h,冷却至室温后,在缓慢滴加0.2-0.3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pH为8-9,搅拌2-3h后进行离心分离,再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至中性;
4)取氯化锌溶液15-25份,加入木质素5-10份,加热至40-60℃,在转速为170-230r/min下搅拌1-1.5h,然后静置21-28h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制得活化木质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枞阳县新农民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未经枞阳县新农民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1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