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蛋白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9922.0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6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昀;张凛松;郑易之;孙楠;谭芳美;吴佳辉;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96 | 分类号: | C12N9/96;C12N15/29;C12N15/70;C07K14/4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蛋白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的应用。所述大豆蛋白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的保护剂;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大豆蛋白通过实验验证,可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的保护剂,该大豆蛋白制备的保护剂效果好,并且来源于可食用的植物材料,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的应用。
背景技术
牛血清白蛋白在生化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多使用添加BSA(牛血清白蛋白)来保护蛋白类生物制品。例如在western blot中作为Blocking agent;在酶切反应缓冲液中加入BSA,通过提高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对酶起保护作用。防止酶的分解和非特异性吸附,能减轻有些酶的变性,能减轻有些不利环境因素如加热,表面张力及化学因素引起的变性。但是BSA来源于动物,存在一定的使用潜在病原体污染的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豆蛋白的应用,旨在解决现有BSA用于保护蛋白类生物制品存在污染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蛋白的应用,所述大豆蛋白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的保护剂;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的大豆蛋白(基因编码为Glyma15g12170.1,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实验验证,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的保护剂,该大豆蛋白制备的保护剂效果好,并且来源于可食用的植物材料,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利用PCR扩增大豆基因片段的电泳结果图(M为DL10000Marker)。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大豆蛋白Glyma15g12170.1的诱导表达的电泳结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大豆蛋白Glyma15g12170.1表达纯化的电泳结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大豆蛋白Glyma15g12170.1纯化后酶切标签的电泳结果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不同溶液下大豆蛋白Glyma15g12170.1二级结构的数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9中LDH酶的残留酶活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豆蛋白的应用,所述大豆蛋白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的保护剂;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大豆蛋白(基因编码为Glyma15g12170.1,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实验验证,用于制备冻存蛋白类生物制品的保护剂,该大豆蛋白制备的保护剂效果好,并且来源于可食用的植物材料,安全可靠。
所述大豆蛋白Glyma15g12170.1的编码序列SEQ ID NO:1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9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