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皮明胶-异硫氰酸苄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1554.5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7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唐越;王笑涵;姜卉;吴海涛;林松毅;安婧;陈禹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33/17;A23P10/30;A23L29/10;A23L2/38;A23L2/52;A23L2/66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34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皮 明胶 氰酸 乳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鱼皮明胶‑异硫氰酸苄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油相:将异硫氰酸苄酯溶于玉米油中,配制成油相待用;S2、制备水相:称取一定质量的鱼皮明胶溶于缓冲液中,配制成水相待用;S3、混合:将油相与水相按一定比例混合,高速分散;S4、均质:高压均质后得到稳定的鱼皮明胶‑异硫氰酸苄酯乳液。本发明利用鱼皮明胶为乳化剂,包埋异硫氰酸苄酯得到一种稳定的鱼皮明胶‑异硫氰酸苄酯乳液;将异硫氰酸苄酯作为包埋材料,能够提高其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利用率,使产品具有较高的功效价值。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乳液平均粒径小,电动电位绝对值高,激光共聚焦图油滴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液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鱼皮明胶-异硫氰酸苄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溶性活性物质是指一类能够溶解在脂肪中,进而被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并具有特殊活性的物质。常见的脂溶性活性物质包括鱼油、藻油、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它们存在稳定性低、溶解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缺点。为了保护脂溶性活性物质,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水包油(O/W)型乳液体系对其进行包埋。但乳液体系的油水界面大,物理稳定性低,在一定条件下易发生破乳现象,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因此,挖掘新型活性成分载体,探讨乳液系统的稳态化,对丰富食品分散体系基理,推进乳液体系在食品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两亲性的乳化剂可动态平衡地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一层物理屏障,降低界面张力及增大空间位阻,从而提高乳液稳定性。蛋白质作为一种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量大小、氨基酸组成和序列、电荷分布、疏水性、亲水性以及结构等理化特性会影响乳液的物理、化学以及氧化稳定性。除此之外,界面膜强度、电动电位(zeta电位)、pH值、温度等也是影响乳液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目前多见以植物蛋白作为乳化剂,研究其构建的乳液输送体系的稳定性,对于以水产来源蛋白作为乳化剂构筑乳液体系的研究,多见利用鱼类蛋白水解物构筑多不饱和脂肪酸乳液输送体系,然而以鱼类明胶为乳化剂构筑活性物质输送体系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鱼皮明胶是具有相对较高分子量的蛋白质,在O/W型乳液中起到乳化剂的作用。在均质化过程中,明胶本身形成相对较大的液滴尺寸,与非极性侧基结合而发生疏水化改性,或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以改善它作为乳化剂的效果。由于鱼皮明胶来源于水产鱼类胶原蛋白,不会出现其它哺乳动物明胶涉及的疯牛病(BSE)感染。此外,水产鱼类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低值渔业副产物(如,鱼皮、鱼骨、鱼头和鱼尾),鱼皮中胶原蛋白含量高,是提取可溶性胶原蛋白既丰富又经济的原料,故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十分必要。
异硫氰酸苄酯(BITC)是一种常见的硫氰酸酯类化合物(ITCs),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番木瓜科植物中,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活性物质。BITC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能够激活II相解毒酶、诱导多种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表现出抗氧化活性及抗菌活性。此外,BITC还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血脂等功效。因此,BITC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
BITC水溶性差、易挥发,这极大的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利用水包油乳液传递BITC是一种成本较低,能够减缓BITC挥发、增强稳定性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的方法,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冷水鱼皮明胶为乳化剂,以异硫氰酸苄酯为包埋活性物质,提供一种稳定的鱼皮明胶-异硫氰酸苄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鱼皮明胶异硫氰酸苄酯乳液稳定性好,消化吸收利用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皮明胶-异硫氰酸苄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鱼皮明胶-异硫氰酸苄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油相:将异硫氰酸苄酯溶解于玉米油中,配制成油相待用;
S2、制备水相:称取鱼皮明胶溶于缓冲液中,配制成水相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1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