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施工临边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3110.7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霍普思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栏体 承载装置 防护装置 减震装置 边柱 临边防护装置 减震 装配式建筑 固定柱 外墙板 螺柱 外墙 固定螺杆 减震弹簧 螺柱螺纹 人员伤亡 水平横柱 一体制成 有效减少 固定环 连接杆 上杆 竖直 下杆 施工 承载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施工临边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栏体、承载装置和减震装置,所述防护栏体包括两根竖直的边柱,边柱之间设有若干的水平横柱,防护栏体底部通过承载装置承载,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螺柱、固定柱和连接杆,所述螺柱与固定柱一体制成,螺柱螺纹固定在外墙的侧面上,外墙与防护栏体的边柱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螺杆、减震上杆、减震下杆、减震弹簧和固定环,本发明通过安装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通过改变防护装置的结构,能够有效的减缓撞击对防护装置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施工临边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建设周期短、大量节约人工及资源、同时很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等诸多优点,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目前建筑发展的方向。装配式建筑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其建筑主体部位由工厂预制生产,形成预制部品部件,然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很多装配式建筑由于外形不够规整,或者外墙为非承重填充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的外挂架不宜搭设,外挂架不宜搭设的部位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为避免上述状况的发生,需要在装配式建筑的临边位置设置防护装置,但是,现行的防护装置缺乏有效缓冲减震的作用,易造成防护装置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施工临边防护装置,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施工临边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栏体、承载装置和减震装置,所述防护栏体包括两根竖直的边柱,边柱之间设有若干的水平横柱,水平横柱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边柱的相对侧面上,防护栏体底部通过承载装置承载,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螺柱、固定柱和连接杆,所述螺柱与固定柱一体制成,螺柱螺纹固定在外墙的侧面上,固定柱有两个且呈前后间隔分布,固定柱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柱上,防护栏体底部套在连接杆上且在连接处设有轴承,因此,防护栏体可在连接杆上转动,外墙与防护栏体的边柱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螺杆、减震上杆、减震下杆、减震弹簧和固定环,所述螺杆与减震下杆的外底部焊接,螺杆用于将减震装置螺纹固定在外墙上,减震下杆内套结有减震上杆,减震上杆的底部与减震下杆内底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焊接在减震下杆内底部,另一端焊接在减震上杆外底部,减震上杆的顶部焊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套结固定在边柱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装置至少不少于两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栏体、承载装置和减震装置的材质合金材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栏体与外墙顶部侧边交接处胶粘设有柔性垫,防止两者碰撞产生损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栏体底部套在连接杆上且在连接处设有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安装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通过改变防护装置的结构,能够有效的减缓撞击对防护装置的损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正视图;
图3是承载装置侧面图结构图
图4是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霍普思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霍普思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3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