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抗凝血、抗炎、抗增生功能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2902.2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6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兵;张博;罗日方;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28 | 分类号: | A61L27/28;A61L27/34;A61L27/50;A61L27/54;A61L29/08;A61L29/16;A61L31/08;A61L31/10;A61L31/16;A61L33/00;A61L33/04;A61L33/06;A61L3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抗凝 抗炎 增生 功能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抗凝血、抗炎、抗增生功能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基底材料;(2)将基底材料置于聚阳电解质中,反应后取出并清洗;(3)将步骤(2)中所得产物置于多酚化合物与抗增生药物的混合液中,反应后取出并清洗;(4)将步骤(3)中所得产物置于聚阴电解质中,反应后取出并清洗;(5)重复步骤(2)~(4)10~50次;(6)再将步骤(3)中的抗增生药物等量替换为抗炎药物,并重复步骤(2)~(4)10~50次,得目标涂层。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涂层可用于血液植入材料的表面功能化,可赋予材料或器械获得抗凝血、抗炎及抗增生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抗凝血、抗炎、抗增生功能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应用于心血管植介入器械(如心血管支架、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血液透析导管等)的表面功能化。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目前,大量的介入医用导管、血管支架以及封堵器等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人们的生命的质量;然而,现有的心血管医用材料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心血管介入材料可能会引起凝血、植入物会引起血管内平滑肌增生、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修复、以及常常出现的机体的排异产生的炎症作用等,因此,设计兼具抗凝血、抗增生以及抗炎的血液植入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面改性技术是简单、高效的用于改善材料表面性质的方法,其中层层自组装技术和原理是基于氢键、主客体作用、配位键、静电作用和分子识别作用等非共价键作用,将聚电解质、纳米微粒、胶束囊泡、蛋白质等材料,在任何形状和基底材料,包括生物医疗器械表面、半导体表面、药物微颗粒、多孔材料及图案化表面和三维复杂的机械表面实现自组装薄膜物理化学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文献中报道的薄膜材料主要是基于非共价键组装,存在薄膜稳定性差,易受外界环境刺激而导致结构破坏,从而影响植入体的使用寿命。另外,非共价键组装薄膜由于药物装载量有限,释放药物速率快,大大的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抗凝血、抗炎、抗增生功能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药物载体稳定性差,释放药物速率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兼具抗凝血、抗炎、抗增生功能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基底材料;
(2)将经预处理后的基底材料置于0.01mM~2mM,pH值为5.5~8.5的聚阳电解质中,于10~30℃,反应2~20min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
(3)将步骤(2)中所得产物置于0.01mM~10mM,pH值为5.5~8.5的多酚化合物与抗增生药物的混合液中,于10~30℃,反应2~20min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其中,所述多酚化合物与抗增生药物的摩尔比为1~2:1~2;
(4)将步骤(3)中所得产物置于0.01mM~2mM,pH值为4.5~8.5的聚阴电解质中,于10~30℃,反应2~20min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
(5)以步骤(4)所得产物为底物,重复步骤(2)~(4)的过程10~50次;
(6)然后以步骤(5)所得产物为底物,再将步骤(3)中的抗增生药物等量替换为抗炎药物,并重复步骤(2)~(4)的过程10~50次,得目标涂层。
进一步地,步骤(1)中基底材料为金属基材料、陶瓷基材料或高分子基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2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