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软件组态实现IO硬接线分配的DCS及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6404.7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健;周爱平;吴俊阳;郑熙;商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库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软件 组态 实现 io 接线 分配 dcs 方法 | ||
为了简化DCS工程应用过程中IO硬接线分配设计工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组态实现IO硬接线分配的DCS及分配方法。该DCS有以下特点:主控机箱与IO机箱独立;所有IO功能模块均是前插设计;为所有IO硬接线设计使用接线柱形式的端子板;为不同接线方式的现场信号设计的接线代码库;软件组态需选择接线类型代码;系统按照软件组态信息自动分配端子接线柱位置;系统生成IO硬接线点表。本发明除了能够简化DCS工程应用过程中IO硬接线分配设计工作外,还能够确保软件组态定义与IO硬接线分配设计的一致性,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中的集散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DCS产品,其硬件架构通常会包含控制器模块、通信模块、IO功能模块以及IO端子模块,有些还有包含IO转接模块。其中,IO端子模块与IO功能模块对应,为专用的模块,有一个IO功能模块就会有一个IO端子模块相对应,通常IO端子模块与IO机箱或者IO转接模块之间使用专用的IO预制电缆连接。
在DCS工程设计阶段,进行设备组态定义只负责定义IO功能模块以及IO功能模块中各个通道对应的信号。组态工作完成后再按照定义的IO功能模块及信号进行IO硬接线点表设计,补充IO转接模块、IO端子模块的位置信息,从而完成IO硬接线点表。
这种DCS系统在工程设计时主要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设计任务多、工程设计时间长。需要进行设备组态、IO信号定义以及IO硬接线点表设计,且工作基本属于瀑布型串行开展方式,时间周期长。
(2)工程设计人力成本高。基于工程设计任务多的缺点,人力数量也会较高。
(3)设计出错概率高。由于IO硬接线点表设计过程中诸如补充IO转接模块、IO端子模块的位置信息是由设计人员手动完成,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项目,IO点规模往往上万,面对一份巨大数据量的表格,在表格上填写信息时人往往容易看错、填写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组态配置即可实现IO硬接线自动分配的DCS及分配方法。
一种基于软件组态配置即可实现IO硬接线自动分配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主要包括:主控机箱,IO机箱,端子板模块,和工程师站;其中,
主控机箱包括a个控制器模块NPU,b个外部通信模块CMU,c个IO总线模块BSU,d个维护管理模块MNU,a=1或2,b=a*B,B≥1,c=a*C,C≥1。B是每个控制器模块NPU配置的外部通信模块的数量,C是每个控制器模块NPU配置的IO总线模块的数量;
IO机箱包含a个IO通信模块ICU及e个IO功能模块;IO通信模块ICU与主控机箱的IO总线模块BSU基于串行总线连接,用于IO模块的数据与控制器模块NPU的通信,每个IO功能模块包含n个通道数量,每个通道对应组态时的一个类型的信号变量,所有IO功能模块在IO机箱上均是前插设计;
IO机箱还包括为每个IO功能模块槽位设置的位置确定的接线柱端子;
所述端子板模块正面连接至机柜外部信号硬接线,背面连接至IO机箱的接线柱端子;
所述工程师站用于设计控制器模块NPU中的控制逻辑算法,具备组态、配置、在线监视、诊断、信息导入导出功能;
所述的工程师站包括一个接线类型代码库,每个接线类型代码包含所述信号变量类型、接线代码号、信号变量描述、信号变量名、关联模块类型,每一个接线代码号对应唯一一个所述信号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库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库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6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