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微波垂直注入激励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0898.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6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根;陈俞钱;徐世文;杨庆喜;宋云涛;赵燕平;陈永华;黄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1/46 | 分类号: | H05H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放电腔 气体入口 真空泵组 侧壁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微波 连接法兰 微波窗 垂直 等离子体 磁场位型 工作气体 通电电流 线圈通电 中空结构 抽真空 圆台型 馈入 磁场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微波垂直注入激励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线圈、等离子体放电腔体、连接法兰、微波窗、气体入口、真空泵组接口;所述线圈为中空结构设计;所述等离子体放电腔体两端为圆台型设计;所述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气体入口;气体入口通过连接法兰与微波窗进行连接;所述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两个真空泵组接口;所述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的侧壁上设有六组线圈。本发明利用设有的真空泵组接口抽真空,确保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的真空度满足工作条件;通过气体入口向等离子体放电腔体内通入工作气体,线圈通电产生磁场,通过调节通电电流大小改变磁场位型来约束微波馈入激励产生的等离子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子源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微波垂直注入激励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注入激励等离子体装置原理主要是电子的回旋共振,当馈入微波频率与电子在磁场中的回旋频率相等时会产生共振,电子获得能量,从而是腔体内的工作气体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微波激励的优势在于没有阴极,并且电离度高,形成的等离子体密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等离子体装置的研究在离子注入、离子刻蚀、薄膜技术、辐照育种、材料表面改性、离子束沉积等工农业、医学与科研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微波垂直注入激励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采用微波垂直注入激励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线圈、等离子体放电腔体、连接法兰、微波窗、气体入口、真空泵组接口;所述线圈为中空结构设计;所述等离子体放电腔体两端为圆台型设计;所述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气体入口;气体入口通过连接法兰与微波窗进行连接;所述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两个真空泵组接口;所述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的侧壁上设有六组线圈。
所述气体入口开设在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的中间位置,两个真空泵组接口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位于气体入口两侧。
六组所述线圈均布在气体入口两侧的等离子体放电腔体上,具体为:等离子体放电腔体两端的圆台型位置处布设两组线圈,真空泵组接口与气体入口之间的等离子体放电腔体上布设一组线圈。
六组所述线圈采用铜材料构成,线圈中空结构通入去离子水进行冷却。
所述等离子体放电腔体为一近圆柱体不锈钢腔体,为等离子体产生的区域;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微波窗由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设有的真空泵组接口抽真空,确保等离子体放电腔体的真空度满足工作条件;通过气体入口向等离子体放电腔体内通入工作气体,线圈通电产生磁场,通过调节通电电流大小改变磁场位型来约束微波馈入激励产生的等离子体;
本发明采用径向垂直注入,可以在轴向中性线进行等离子体密度的探测,能实时地反应不同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参数情况,助于改进实验参数,也可以在轴向连接引出系统引出离子束流;腔体两端圆台型的设计也有利于减少等离子体在腔体扩散中对轴向端面的碰撞,保护了端面上安装的测量或引出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微波垂直注入激励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圈;2-等离子体放电腔体;3-连接法兰;4-微波窗;5-气体入口;6-真空泵组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0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喷流装置
- 下一篇:大强度离子的离子源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