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描式X射线源及其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4166.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志立;高建;邢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米维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30 | 分类号: | H01J35/30;H01J35/04;H01J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董烨飞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式 阴极 成像系统 真空腔 电子束 偏转线圈 真空腔体 体内 机械运动 电子束运动 预设规则 运动机构 栅极控制 平移 多焦点 聚焦极 阳极靶 靶面 通断 外周 伪影 轰击 图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扫描式X射线源及其成像系统。该扫描式X射线源包括真空腔体,真空腔体内设置有一个阴极与多个阳极靶结构,真空腔体内靠近阴极的位置设置有栅极,真空腔体内靠近栅极的位置设置有聚焦极,真空腔体的外周并靠近栅极的位置设置有偏转线圈。本扫描式X射线源通过采用一个阴极产生电子束,并通过栅极控制电子束的通断,以及偏转线圈对电子束运动方向的控制,从而实现按照预设规则逐个轰击对应的靶面,以完成多焦点之间的切换,不仅提高了本扫描式X射线源的效率,还满足了成像系统对扫描式X射线源及获取多个投照角度的图像的需求,并解决了采用运动机构实现X射线源旋转或平移时产生机械运动伪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式X射线源,同时也涉及包括该扫描式X射线源的成像系统,属于辐射成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辐射成像领域中,通常需要获得多个角度的投照图,如TOMO(Tomothynthesis,X射线体层摄影)成像系统、反向几何成像系统(Inversion Geometry)、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等。
不同的成像系统都有其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获取多个投照角度的图像。例如TOMO成像系统,采用将X射线源旋转或平移,实现在不同的角度或者位移上曝光以获得多个投照角度的图像。反向几何成像系统则是使用面阵多焦点X射线源来获得不同角度的投影图像。主流的CT成像系统则是将X射线源和探测器高速旋转以获得多个角度的投影图像。而新一代的静态CT成像系统则是使用了探测器环和射线源环的双环结构,在射线源环上均匀分布多个X射线源,每个X射线源对应了一个角度的投影图。
因此,在多个投照角度图像的应用场景下,系统设计上仍然以移动X射线源的方式居多。不难发现,多焦点X射线源的方式具备更明显的优势;并且,使用移动式X射线源获得多个投照角度的图像时,需要采用运动机构实现X射线源旋转或平移,从而容易产生机械运动伪影,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扫描式X射线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扫描式X射线源的成像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扫描式X射线源,包括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内设置有一个阴极与多个阳极靶结构,所述真空腔体内靠近所述阴极的位置设置有栅极,所述真空腔体内靠近所述栅极的位置设置有聚焦极,所述真空腔体的外周并靠近所述栅极的位置设置有偏转线圈;
所述控制栅极将所述阴极产生的电子束依次经过所述聚焦极的聚焦、所述偏转线圈的运动方向控制后,按照预设规则逐个轰击对应的所述阳极靶结构的靶面,并从所述靶面的轰击侧产生X射线,形成按照预设排列形状排布的多个焦点。
其中较优地,当采用至少一个所述阳极靶结构产生并出射窄束X射线,且所述阳极靶结构采用整体式反射靶时,所述整体式反射靶的上表面设置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上按照线阵形式排布有多个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对应于一个铍窗,形成多个X射线的出射口。
其中较优地,当采用至少一个所述阳极靶结构产生并出射窄束X射线,且所述阳极靶结构以阵列形式排布时,所述阳极靶结构采用独立个体式反射靶,所述独立个体式反射靶的上表面设置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上对应于所述独立个体式反射靶设置有准直孔,所述准直孔对应于一个铍窗,形成多个X射线的出射口。
其中较优地,所述准直孔内嵌于所述钢板,所述铍窗内嵌于所述散热块和所述钢板上并贯穿对应的所述准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米维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米维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4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