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3306.8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5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胡锐敏;彭常春;张克勤;邹武斌;何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6/86;A61P3/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孟旭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炎退热颗粒 提取液 制备 浓缩 超声逆流提取 超声波功率 控制真空度 亚硫酸氢钠 比重控制 滤液浓缩 蔗糖 溶剂量 乙醇 滤过 清膏 收膏 淀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超声逆流提取技术,超声波功率3000瓦,溶剂量12倍,提取温度60度,提取时间30分钟,添加提取液重量0.05%亚硫酸氢钠和提取液重量0.05%EDTA‑2Na一起混合浓缩,控制真空度‑0.07Mpa‑‑0.08Mpa,浓缩温度控制在60‑65度,收膏比重控制在1.28。清膏加3倍量95%乙醇,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淀粉适量、蔗糖950克,制成1000克。包装,即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消炎退热颗粒由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这4味药材经现代工艺制备而成。功能与主治如下: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外感热病、热毒壅盛证,症见发热头痛、口干口渴、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亦用于疮疖肿痛。
消炎退热颗粒,由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制备而成。制法如下: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加3倍量乙醇,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蔗糖粉950g及淀粉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方中君药为大青叶性苦,寒,入肝、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臣药为蒲公英,性苦甘,寒;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之功效。佐药为紫花地丁,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使药为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
消炎退热颗粒内含黄酮类、靛玉红、秦皮乙素、甾醇类、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其产品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代谢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产品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安全性好。多年来,消炎退热颗粒凭着安全可靠的疗效,为中医领域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首选药物。
消炎退热颗粒作为有中国特色的药品,代表着我国药物研究和应用的新成果,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工艺的颗粒剂就显得美中不足,运用高科技的制剂技术,可产生新的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对处方的工艺不断优化,将处方中的药材按比例进行提取,采用逆流提取技术,通过优化提取参数,使提取更充分。在用辅料和清膏混合,采用合适的制粒技术,得到适当的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采用超声逆流提取技术,针对加热时间、溶剂量、加热温度、超声波功率进行工艺研究,按上述参数进行工艺筛选,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2.将步骤1的提取液进行浓缩收膏,加EDTA-2Na和亚硫酸氢钠,考察2种物料的配比用量,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秦皮乙素在浓缩过程中的降解率的效果。
3.将步骤2所得的清膏加乙醇醇沉,收膏。
4.成型:制备成颗粒剂。填充剂:淀粉、蔗糖。采用喷雾干燥制粒或湿法制粒根据成型需求,确定相关制备方法。
5.机分;用全自动颗粒包装机进行机分。
6.包装;外包,即的。
本发明是通过下面步骤实现的:
其优选过程如下:
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采用超声逆流提取技术。根据检测结果(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消炎退热颗粒的检测方法),进行实验筛选。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3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