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简单的辅助谐振极逆变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9093.1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9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褚恩辉;邱佳雄;卢萍;陈志方;徐畅;李思;包建群;谢昊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21109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岚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谐振换流 电路 主逆变电路 辅助开关管 辅助谐振 逆变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辅助谐振电感 无功能量转化 辅助二极管 零电压关断 并联连接 电路结构 电路元件 缓冲作用 寄生电容 谐振电容 谐振回路 依次并联 直流电源 关断 减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辅助谐振极逆变电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电路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及其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分别为依次并联连接的A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主逆变电路、B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C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同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每个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仅包括2个辅助开关管、2个辅助二极管、2个辅助谐振电感和2个谐振电容。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简单的辅助谐振极逆变电路,不需要为辅助开关管关断设置额外的谐振回路,其依靠自身寄生电容的缓冲作用实现零电压关断,降低了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减小了电路中无功能量转化过程造成的损耗,减少了电路元件使用,实现了电路结构的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辅助谐振极逆变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中小功率逆变器在电机驱动、不间断电源、新能源并网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用者对其体积、重量、变换效率、功率密度等性能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实现逆变器小型化、轻量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提高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但是单纯的通过提高开关频率又会增大硬开关逆变器的开关损耗,并且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问题。因此,软开关逆变技术应运而生。
随着软开关逆变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结构先后出现。在众多软开关逆变拓扑中,辅助谐振极逆变器没有增加主功率开关器件原有的电压和电流应力,三相独立控制,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
较早提出的辅助谐振极逆变器需使用两个很大的电解质电容,给逆变器带来了中性点电位变化的问题,并且需要单独的检测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随后出现的改进辅助谐振变换极逆变器,如变压器辅助逆变器、耦合电感逆变器、三角形或星形谐振吸收逆变器等,要么需要复杂的耦合电感或变压器及相应的磁通复位电路,要么三相谐振电路之间相互耦合,使主电路与控制策略都变得很复杂。
《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第30卷第6期公开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辅助谐振极逆变器的电路图。该辅助谐振极逆变器在三相电路的每一相均设置一套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每一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由4个辅助二极管、2个辅助谐振电容、2个辅助谐振电感、2个辅助开关管以及2个谐振电容组成。该逆变器避免了传统辅助谐振极逆变器使用的两个大的电解质电容,具有三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独立可控,无需检测负载电流,在全负载范围内均能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各元件的电压应力不大于直流电源电压等优点。
然而,该辅助谐振极逆变器中,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使用元件数量较多,电路较为复杂,而且辅助谐振电容的存在,使得换流时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中叠加额外的谐振电流,增大了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的最大电流应力和导通损耗,进而影响整体变换效率,在中小功率应用场合上述问题将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辅助谐振极逆变电路,实现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为主功率开关管提供零电压开关条件,辅助开关管依靠自身寄生电容实现零电压关断。
一种结构简单的辅助谐振极逆变电路,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
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包括A相主逆变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所述三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A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
所述A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主逆变电路、B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C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依次并联连接,同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
所述各相主逆变电路均包括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第一主二极管和第二主二极管;所述第一主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主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一主二极管反并联连接,第二主开关管与第二主二极管反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9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