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次黄嘌呤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7117.X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刘敏;咸漠;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P19/4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次黄嘌呤 重组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合成次黄嘌呤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该重组菌是以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分别敲除大肠杆菌基因组上的转录阻遏蛋白基因purR、磷酸葡萄糖酸脱水酶基因edd、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purA和次黄苷酸脱氢酶基因guaB,并且过表达D128A突变的PRPP合成酶基因prs和K326Q、P410W双突变的PRPP转酰胺酶基因pur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录阻遏蛋白基因purR在 NCBI中的Gene ID为945226;所述磷酸葡萄糖酸脱水酶基因edd在 NCBI中的Gene ID为946362;所述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purA在 NCBI中的Gene ID为948695;所述次黄苷酸脱氢酶基因guaB在 NCBI中的Gene ID为946985;所述D128A突变的PRPP合成酶基因prs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K326Q、P410W双突变的PRPP转酰胺酶基因pur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以大肠杆菌W3110为出发菌株。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重组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大肠杆菌W3110为出发菌株,分别敲除大肠杆菌W3110基因组的转录阻遏蛋白基因purR、磷酸葡萄糖酸脱水酶基因edd、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purA和次黄苷酸脱氢酶基因guaB,获得突变菌株W3110△purR△edd△purA△guaB;
2)利用片段搭桥法分别克隆获得D128A突变的PRPP合成酶基因prs和K326Q、P410W双突变的PRPP转酰胺酶purF;所述D128A突变的PRPP合成酶基因prs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所述K326Q、P410W双突变的PRPP转酰胺酶基因pur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将步骤2)所得的PRPP转酰胺酶基因purF连接到质粒载体,获得重组质粒I;
4)将步骤2)所得的PRPP合成酶基因prs连接到重组质粒I上,获得重组质粒II;
5)将步骤4)所得的重组质粒II导入步骤1)所得突变菌株,获得重组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71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