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合动力RTG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5731.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8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宝春;张可可;翁朝阳;魏泽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3/158;H02M1/08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组 直流母线排 控制系统 柴油发电机组 电动机负载 混合动力 双向DC-DC变换器 能量转换效率 充电电流 对外做功 工作电压 工作特性 降压控制 控制模块 上层控制 实际工况 预先确定 参考 逆变器 整流器 挂接 能耗 | ||
1.一种基于混合动力RTG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包括锂电池组、柴油发电机组、电动机负载;所述柴油发电机组通过整流器连接到直流母线排;电动机负载通过逆变器挂接在直流母线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到直流母线排;
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用于当锂电池组对电动机负载供能时,将锂电池侧的电压进行升压连到直流母线排,以保持母线排电压稳定,从而供RTG正常工作使用;当能量分别从柴油发电机端和电动机负载端反馈到直流母线排时,将直流母线排的电压进行降压给锂电池组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动力RTG的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高频开关管(S1)、第二高频开关管(S2)、第三高频开关管(S3)、第四高频开关管(S4)、第五高频开关管(S5)、第六高频开关管(S6)、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一电容(Cdc)、第二电容(Cbat);第一快恢复二极管(D1)、第二快恢复二极管(D2)、第三快恢复二极管(D3)、第四快恢复二极管(D4)、第五快恢复二极管(D5)、第六快恢复二极管(D6);
所述第一高频开关管(S1)的源极与第二高频开关管(S2)的漏极串联,第三高频开关管(S3)的源极与第四高频开关管(S4)的漏极串联,第五高频开关管(S5)的源极与第六高频开关管(S6)的漏极串联;串联后的第一高频开关管(S1)和第二高频开关管(S2),第三高频开关管(S3)和第四高频开关管(S4),第五高频开关管(S5)和第六高频开关管(S6)三路进行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高频开关管(S1)、第三高频开关管(S3)、第五高频开关管(S5)的漏极与直流母线排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高频开关管(S2)、第四高频开关管(S4)、第六高频开关管(S6)的源极与直流母线排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高频开关管(S1)和第二高频开关管(S2)之间与第一电感(L1)一端进行连接,第三高频开关管(S3)和第四高频开关管(S4)之间与第二电感(L2)一端进行连接,第五高频开关管(S5)和第六高频开关管(S6)之间与第三电感(L3)进行连接;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均连接到锂电池组正极,第二电容(Cbat)与锂电池组并联;第一电容(Cdc)与直流母线排并联;所述第一快恢复二极管(D1)、第二快恢复二极管(D2)、第三快恢复二极管(D3)、第四快恢复二极管(D4)、第五快恢复二极管(D5)、第六快恢复二极管(D6)的阴极分别与第一高频开关管(S1)、第二高频开关管(S2)、第三高频开关管(S3)、第四高频开关管(S4)、第五高频开关管(S5)、第六高频开关管(S6)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快恢复二极管(D1)、第二快恢复二极管(D2)、第三快恢复二极管(D3)、第四快恢复二极管(D4)、第五快恢复二极管(D5)、第六快恢复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与第一高频开关管(S1)、第二高频开关管(S2)、第三高频开关管(S3)、第四高频开关管(S4)、第五高频开关管(S5)、第六高频开关管(S6)的源极相连;所述直流母线排的负极与锂电池组的负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7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