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信息物理联合仿真平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6510.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3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佩祥;陈彬;范元亮;朱淑娟;黄建业;张功林;吴涵;张明龙;郑凌娟;王健;汤奕;王琦;韩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主站 数字平台 验证 动模平台 联合仿真 数字测试 数字仿真 通信实体 物理设备 动模 模仿 离散事件仿真 连续系统仿真 测试 参数调整 电力系统 动态交互 快速建模 模拟系统 配电网络 时间同步 数学建模 通信数字 有效验证 电力层 通信层 主站层 通信系统 兼容 网络 联合 统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信息物理联合仿真平台及方法,其包括数字测试验证部分和动模测试验证部分;所述数字测试验证部分包括配电网动模平台、通信实体网络及主站物理设备;动模测试验证部分包括RT‑Lab、OPNET及主站数字平台;配电网动模平台和配电网络数字平台组成电力层;通信实体网络和通信数字平台组成通信层;主站物理设备和主站数字平台组成主站层。能够快速精确地模拟系统动态交互行为。将数字仿真与动模仿真联合统一,优势互补。数字仿真用于快速建模和参数调整,动模仿真用于对无法精确数学建模的元件进行模拟,以高效的时间同步方法兼容连续系统仿真和离散事件仿真,有效验证CPS环境下的配电网中通信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仿真分析领域,具体来涉及一种配电网信息物理联合仿真平台。
背景技术
现代配电网包含了大量物理网络、信息设备和计算单元,逐渐发展为大规模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并且呈现出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并存、运行方式多样化、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等特点。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增加大量通信设施,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优化控制及其与大电网间的协同控制,达到一次设备、控制终端和多级控制器互通。上述因素导致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愈加复杂,给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数据信息自动闭环流动实现配电网的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和精准执行。
在信息物理系统中,仿真测试验证平台是前瞻性开发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可以用来分析配电网技术的可靠性、开放性与互通性,辨识和评估实际工程实施和运行的风险,从而针对配电网CPS运行特点,提出高效适配、安全稳定的系统解决方案。对复杂异构的大规模配电网CPS,其测试验证要体现其可观、开放、融合、安全、自治的特征,这就要求测试验证平台组成灵活、控制多样、信息多源、建模协调。在组成框架上,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现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在控制方式上,以功能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控制手段;在信息采集上,需兼容各设备元件通讯方式的复杂性,实现对多源信息的融合应用;从建模角度来看,既要对物理实体进行精细化建模,体现设备自身特性,又要能反映不同时空尺度的实体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真实地反映系统的运行规律。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配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仿真效率和仿真精度,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信息物理联合仿真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网信息物理联合仿真平台,其包括数字测试验证部分和动模测试验证部分;所述数字测试验证部分包括配电网动模平台、通信实体网络及主站物理设备;所述动模测试验证部分包括RT-Lab、OPNET及主站数字平台;其中所述配电网动模平台和配电网络数字平台组成电力层;通信实体网络和通信数字平台组成通信层;主站物理设备和主站数字平台组成主站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电力层中,配电网动模平台与RT-Lab通过四象限功率放大器进行连接;通信实体网络与OPNET通过交换机进行连接;主站物理设备与主站数字平台通过交换机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力层、通信层和主站层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数字测试验证部分和动模测试验证部分通过触发信号进行同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力层、通信层和主站层之间通过对时报文进行同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站物理设备包括电源模块、馈线单元模块、缆线投切模块及环网柜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主变模块输出连接;所述环网柜模块与电源模块输出通过母线连接;所述馈线单元模块通过缆线投切模块与配电网动模平台输出连接。进一步的,将电源模块、馈线单元模块、缆线投切模块及环网柜模块所包含的器件组装在一屏柜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