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1010.8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华国玉;任志;曾文达;黄小青;仇荣;葛冠呈;徐钱平;陈诚;李勇;向洋;尤永峰;罗宝杰;罗敏;贾顺虎;温建男;袁晓丹;彭勇;李玉淑;苏伟;彭海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2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冰 坡面板 积冰 输电线路巡检 移动智能终端 防冰 积水 积雪 长方体空腔结构 封口 电力系统 下垂部件 下滚轮轴 向上突起 滚轮轴 滚轮组 上滚轮 结冰 碾压 灾害 阻碍 预防 安全 保证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包括导线,还包括防冰部件、滚轮组、上滚轮轴、外壳、下滚轮轴、下垂部件,所述外壳为顶部不封口的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防冰部件包括两个长方形的坡面板,两个坡面板的一侧长向连接并向上突起,两个坡面板的另一侧长向连接在外壳的顶部的长向边缘。本发明通过上滚轮对导线上的积雪、积水、积冰造成碾压、破坏,阻碍导线上积雪积水而造成严重积冰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导线结冰灾害,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输导线路的出兵频率,减少损失,维护工人的安全,同时也减少了使用除冰机器的机会,就算需要除冰机器出动,也会为除冰机器降低除冰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辅助工具,具体涉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输电线路越建越多,并且穿越的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在严寒的冬季,冰雪危害引起的供电中断事故通常都是较严重的,其修复难度大、周期长、停电面积广、影响铁路交通,现在主要依靠人力除冰,通过电力工人爬上高压线塔用铁锤、拉杆、竹棒沿线敲打使附冰脱落,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对电力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国外,一些国家的地理与气候与我国相似,甚至一些国家的情况更加恶劣。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输电线路的出兵效率,减少损失,维护工人的安全,研制出除冰机器,但是导线上结冰往往过厚,一般除冰机器很难去除,而且除冰机器需要人操作,同时价格昂贵,往往只有在结冰严重后才开始除冰,这样导致了后期除冰的工作难度大,效率慢,不能预防结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包括导线,还包括防冰部件、滚轮组、上滚轮轴、外壳、下滚轮轴、下垂部件,所述外壳为顶部不封口的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防冰部件包括两个长方形的坡面板,两个坡面板的一侧长向连接并向上突起,两个坡面板的另一侧长向连接在外壳的顶部的长向边缘;所述滚轮组包括一个上滚轮和一个下滚轮,一个滚轮组中的上滚轮通过上滚轮轴桥接在外壳的空腔内,一个滚轮组中的下滚轮通过下滚轮轴桥接在外壳的空腔内,并且上滚轮处于下滚轮的正上方;上滚轮轴和下滚轮轴分别与外壳的顶部的短向边缘平行;在外壳的两个相对的短向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导线穿孔;所述导线依次穿过一侧的导线穿孔、上滚轮与下滚轮之间的空隙、另一侧的导线穿孔,并且上滚轮与下滚轮分别与导线的外表面相切,上滚轮、下滚轮和导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上滚轮的滚轮面和下滚轮的滚轮面为凹槽;所述下垂部件设置在外壳的底部。
雨淞、雾淞凝附在导线上或湿雪冻结在导线上的现象,称为电线积冰(附着在导线上的霜、干雪花和沾附的雨滴,因气温下降至零下而冻结少量的冰,都不作为电线积冰)。电线积冰按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降水积冰和云雾积冰。
从积冰架上的导线开始形成积冰起,至积冰消失止,称为一次积冰过程。一次积冰过程,一般可以包括积冰的发展、保持、崩塌或消融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可能顺次出现,也可能反复交错出现,时间长短不一。往往积冰在总的增长过程中,会夹杂出现一些较小的崩塌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1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