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车承运人辅助安全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5427.3 | 申请日: | 201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6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譯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譯丹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鲁勇杰 |
地址: | 1000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疲劳 疲劳驾驶 安全监控系统 远程控制模块 终端采集模块 终端控制模块 安全问题 人员身体 疲劳检测模块 发生概率 历史记录 曲线分析 无线连接 信息汇总 远程通信 被动式 检测 计时 提示 报警 预警 预测 配合 管理 | ||
一种无车承运人辅助安全监控系统,包括用于检测驾驶人员身体疲劳信息的疲劳检测模块、用于将驾驶人员身体疲劳信息根据时间尽心归总并生成时间疲劳值驾驶曲线的终端采集模块、终端控制模块以及与终端控制模块无线连接的远程控制模块。终端采集模块可根据检测到的疲劳信息汇总成疲劳驾驶曲线,从而生成阶段性的历史记录曲线,方便管理人员根据疲劳驾驶曲线分析驾驶人员的驾驶习惯和疲劳程度,从而实现了对驾驶人员疲劳程度的预测,同时位于远程控制模块端的工作人员还能够配合远程通信的方式对驾驶人员计时的提示。相比于安全问题出现时的被动式报警,以曲线预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于疲劳驾驶引发的安全问题发生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车承运人辅助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与货运物流行业深度融合,货运物流市场涌现出了无车承运人等新的经营模式。无车承运人是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承担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运输任务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无车承运人依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搭建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管理和组织模式的创新,集约整合和科学调度车辆、站场、货源等零散物流资源,能够有效提升运输组织效率,优化物流市场格局,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推动货运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然而,无车承运人的出现在推动货运物流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如无车承运人由于负责大量货物的运输和组织,所以需要对实际运输人员以及货物的安全负担一定的责任。现有的无车承运人仅仅能够通过合同的方式保证自身利益,确对实际运输过程中的人员和货物安全问题无能为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智能穿戴设备出现在市场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头戴式眼镜、帽子、马甲、手环、方向盘外设、后视镜等等,通过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配备身体检测装置,实现对实际运输人员的检测,当出现非正常状况,如闭眼时间过长,则发出报警信号,已达到警示驾驶人员的目的。
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货物运输人员的安全,降低了无车承运人的安全风险投入。但是,智能穿戴设备只能在运输人员或货物出现状况的时候起到警示的作用,运输人员在运输过程中会由于自身习惯或周围环境原因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问题发生时才出现的警示功能只能是被动的安全提示,不利于货运物流的长期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车承运人辅助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实际运输人员的安全预警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运输人员运输过程的记录,从而起到对运输人员安全的主动提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车承运人辅助安全监控系统,包括:
疲劳检测模块,设置在智能穿戴设备上,用于检测驾驶人员身体疲劳信息;
终端采集模块,用于将驾驶人员身体疲劳信息根据时间进行汇总并生成实施疲劳驾驶曲线;
终端控制模块,连接疲劳检测模块和终端采集模块,当实时疲劳驾驶曲线与预输入疲劳曲线之间的差值超出预设范围或驾驶人员身体疲劳信息大于预设基准值时,输出终端报警信号;
远程控制模块,与所述终端控制模块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实时疲劳驾驶曲线、驾驶人员疲劳信息和终端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譯丹,未经张譯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5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摔倒侦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疲劳驾驶警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