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1925.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岳霖;何元发;陈宇轩;杜小挺;傅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路邦沥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38/10;C04B3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王玮 |
地址: | 5285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沥青 道路沥青 混合料 分子筛 氯化钙 旧料 新料 制备 附着力 不易变形 施工环境 温度降低 结合力 旧路面 质量份 拌缸 称取 基材 中温 粉尘 铺设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01,称取质量份数分别为5‑12份的泡沫沥青,60‑90份的道路沥青旧料,8‑20份的道路沥青新料,6‑10份的氯化钙,2‑5份的分子筛。S02,将所述道路沥青旧料、道路沥青新料加入到拌缸进行第一次拌和;然后加入所述泡沫沥青、氯化钙、分子筛,进行第二次拌和,制得所述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所述第一次拌和温度为110‑140℃,拌和时间为15‑25s,所述第二次拌和温度为105‑120℃,拌和时间为35‑50s。本发明中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与路面基材或旧路面结合力好;铺设之后不易变形、不易脱落。施工温度降低,减少了高温热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有效改善了操作人员的施工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交通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成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沥青作为基础原料之一,消耗量巨大;同时每年的道路整修也消耗着大量的沥青资源。传统沥青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沥青升温至180℃,以确保沥青的正常铺展和碾压,使沥青能完成正常的使用。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会排出一定量的有害物质,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另外在道路修正过程中,由于沥青旧料熔融温度高、老化严重、粘度高等问题,使得沥青旧料回收率低,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泡沫沥青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润湿性、加工温度低等特点,能够很好的包覆在沥青旧料表面,形成稳定的结构,能够实现旧路面废料的回收再生。全国每年有超过12%的高等级公路需要大修,每年因道路修整产生的路面沥青废弃料超过220万吨,如果能够回收这些废弃料,进而用于新公路的铺设或旧公路的维护,每年能够节省一大笔材料费用,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利用泡沫沥青与道路沥青旧料混合制备的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稳定,存储时间长,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加热,碾压成型迅速,能够大大缩短公路建设的施工工期。同时,与传统热加工沥青路面相比,利用泡沫沥青混合料铺设的路面强度、抗老化能力、抗水性能更具有优越性,因此,制备泡沫沥青,并利用泡沫沥青与道路沥青旧料混合制备混合料用于道路建设成为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01,称取质量份数分别为5-12份的泡沫沥青,60-90份的道路沥青旧料,8-20份的道路沥青新料,6-10份的氯化钙,2-5份的分子筛。S02,将所述道路沥青旧料、道路沥青新料加入到拌缸进行第一次拌和;然后加入所述泡沫沥青、氯化钙、分子筛,进行第二次拌和,制得所述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所述第一次拌和温度为110-140℃,拌和时间为15-25s,所述第二次拌和温度为105-120℃,拌和时间为35-50s。本发明中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与路面基材或旧路面结合力好;铺设之后不易变形、不易脱落。施工温度降低,减少了高温热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有效改善了操作人员的施工环境。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按照如下组分及质量份数称取原料:
泡沫沥青:5-12份
道路沥青旧料:60-90份
道路沥青新料:8-20份
氯化钙:6-10份
分子筛:2-5份;
S02,将所述道路沥青旧料、道路沥青新料加入到拌缸进行第一次拌和;然后加入所述泡沫沥青、氯化钙、分子筛,进行第二次拌和,制得所述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路邦沥青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路邦沥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1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