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点纳米球标记的荧光免疫印迹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2339.1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昆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32;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点纳米球 荧光免疫 印迹 检测 蛋白 洗涤 免疫分析技术 凝胶电泳分离 信号放大步骤 蛋白混合物 蛋白印迹膜 固相载体膜 激发光照射 近红外激光 近红外荧光 长期保存 电泳分离 发光底物 痕量蛋白 化学发光 检测信号 可重复性 免疫印迹 荧光信号 固相膜 扫描仪 荧光 避光 二抗 凝胶 显影 一抗 拍照 封闭 | ||
1.一种用量子点纳米球标记的荧光免疫印迹检测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待测蛋白混合物进行凝胶电泳分离,电泳后的凝胶进行western blot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NC膜)或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膜)上,然后对蛋白转移后的膜进行封闭,加目标蛋白特异性的一抗孵育反应,再加入一抗种属特异性的二抗标记的量子点纳米球进行孵育反应,最后将膜在激发光源照射下成像拍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纳米球标记的免疫印迹检测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量子点纳米球标记抗体的制备
(1)利用微乳液溶剂挥法制备量子点-聚合物复合纳米球;
A、油相组分:将量子点和聚合物分散在氯仿溶液中,量子点的浓度为0.1~5微摩尔每升,聚合物的浓度为0.05~5.0 mg/mL;
B、水相组分:将聚乙烯醇和十二烷基磺酸钠配置成水溶液,其中聚乙烯醇的浓度为0.01~2.5%,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浓度为0.1~0.5%;
C、4℃水浴中,磁力搅拌下,将油相溶液加入水相溶液中,持续搅拌10~60分钟,然后使用超声破碎仪将混合液进行超声处理1~10分钟,即得到均匀稳定的微乳液;
D、室温下,将微乳液置于敞口容器,磁力搅拌下,使溶剂逐渐挥发,挥发时间为6~48小时,离心洗涤,干燥得到量子点纳米球;
(2)将二抗共价偶联在量子点纳米球表面
A、量子点纳米球分散在pH 4.0~6.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纳米球浓度0.5~5mg/mL,然后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硫代琥珀酸亚胺(sulfo-NHS),浓度0.1~1.0 mmol/L,二者摩尔比为1/1,室温下孵育30分钟;
B、向活化后的纳米球溶液中加入抗体,抗体的浓度为50~500 µg/mL,然后室温下孵育1小时后,加入牛血清白蛋白,浓度为1~10 mg/mL,继续室温下孵育2h;
C、得到的反应产物,在5000~20000转每分的转速下,离心0.5~2小时,弃去离心上清后,将沉淀分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即得到量子点纳米球免疫荧光二抗;
(二)免疫印迹分析目标蛋白
(1)SDS聚丙烯酸按凝胶(SDS-PAGE)电泳
根据待测目标蛋白的分子量选择合适浓度的分离胶和浓缩胶,混合蛋白上样后,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电泳;
(2)Western blot转移蛋白
分离后的蛋白电泳凝胶去除浓缩胶部分,平铺在经过浸泡处理的NC膜或者PVDF膜上,按3层滤纸、凝胶、NC膜或PVDF膜、3层滤纸叠放,置于半干式电转仪上,恒流转膜;
(3)免疫检测
将转好的膜用TBST缓冲液清洗后,置于封闭液中孵育封闭,之后用目标蛋白特异性的一抗孵育,然后TBST洗涤两次,加入1:500-5000稀释的量子点纳米球球标记二抗,室温孵育0.5-2 h,再用TBST洗涤3次;
洗涤后的膜在紫外光源照射下,即得到荧光免疫印迹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昆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昆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3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