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汽捕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1380.7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赵青松;宁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泰高科装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立民;贾博雍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汽 捕捉 冷凝腔 分子筛装置 冷凝 冷凝棒 柱状 冷凝物 冰晶 捕捉装置 处理气体 电子气体 交错设置 冷凝作用 气体出口 气体入口 输出处理 水汽接触 再生过程 副产物 固体物 多层 壳体 融化 建造 引入 | ||
1.一种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捕捉水汽的冷凝腔;
所述冷凝腔的壳体上设有用于输入待处理气体的气体入口以及用于输出处理后气体的气体出口;
所述冷凝腔的内部设有柱状冷凝棒和多组水汽捕捉片;
所述水汽捕捉片安装在所述柱状冷凝棒上,且分多层交错设置,且每层水汽捕捉片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组的所述水汽捕捉片在所述柱状冷凝棒上具有不同的安装位置;和/或
不同组的所述水汽捕捉片的外周长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冷凝棒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腔的中心位置的第一冷凝棒、多个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腔的内壁的第二冷凝棒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棒和所述第二冷凝棒之间的第三冷凝棒;
所述第二冷凝棒和所述第三冷凝棒分别以所述第一冷凝棒为中心呈环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捕捉片包括多个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凝棒上的第一捕捉片、多个连接在所述第二冷凝棒的第二捕捉片以及多个连接在所述第三冷凝棒的第三捕捉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捉片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冷凝棒配合的第一过孔;
所述第二捕捉片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冷凝棒配合的第二过孔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冷凝棒和所述第三冷凝棒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三捕捉片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冷凝棒配合的第三过孔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冷凝棒的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捕捉装置还包括:再生设备,所述再生设备用于融化并排放所述水汽捕捉片上的冷凝物,以恢复所述冷凝腔的水汽捕捉功能;
所述再生设备包括:加热装置、排放装置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的阀门;
所述阀门用于在进行再生作业时封闭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
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在进行再生作业时加热所述柱状冷凝棒或者所述冷凝腔;
所述排放装置用于在进行再生作业时将融化的冷凝物排出所述冷凝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装置包括:
第一排放口和抽吸泵,所述第一排放口设置在所述冷凝腔的底部且与所述冷凝腔连通,所述抽吸泵与所述第一排放口连接;和/或
第二排放口和用于承托所述冷凝腔的支架,所述第二排放口设置在所述冷凝腔的底端且与所述冷凝腔连通,所述支架与所述冷凝腔的底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腔的内部设有匀气腔,所述匀气腔靠近所述气体入口并与所述冷凝腔连通;
所述水汽捕捉片位于所述匀气腔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气腔内设有匀气板,所述匀气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以及用于与所述柱状冷凝棒配合的第四过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汽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捕捉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柱状冷凝棒连接的冷媒管路,且在所述冷凝腔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冷媒管路的容置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泰高科装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东泰高科装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13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