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信号的动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2736.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9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丁根明;田军;赵倩;李红春;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7/40;G01S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陶海萍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信号 动作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动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其用于对无线信号源发射的无线信号的反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在各预定的时间周期内对所述无线信号进行反射的各反射点的运动速率和各反射点在二维平面的位置信息;第二处理单元,其根据各反射点的所述位置信息对该预定的时间周期内的所述反射点进行聚类形成两个簇;第一计算单元,其用于计算所述主簇中反射点的平均速率,以及所述主簇的簇中心和所述从簇的簇中心的间距;以及动作确定单元,其根据所述平均速率和所述间距,确定所述被检测体的动作类型。根据本申请,能够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准确地识别被检测体的动作类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动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独居老人数量急剧增加,为老人提供危险动作检测服务能够在危险发生时及时告警并提供救助,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人体动作识别可通过摄像头、可穿戴设备或基于无线信号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其中,基于无线信号的检测方式具有无隐私侵犯、无需身体佩戴要求的优点,对室内独居老人的危险动作检测具有更实际的应用价值。
通常,在基于无线信号的动作检测方法中,通过提取人体运动的多普勒(Doppler)信息进行特征分析与分类,从而识别动作。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的基于无线信号的动作检测方法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人体各种动作的多普勒(Doppler)信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根据多普勒信息很难区分出具体的动作类型,特别是复杂的动作类型,导致动作识别精度不够高;此外,该方法需要在训练阶段进行基于大量采样样本的监督式学习,在不同的场景下的通用性并不强,不适合大规模应用于各种复杂场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动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基于被检测体对无线信号进行反射的反射信号进行反射点的聚类,以形成反射点的簇,并提取簇的特征,根据簇的特征检测被测体的动作类型。由此,能够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准确地识别被检测体的动作类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动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被检测体的动作,该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其用于对无线信号源发射的无线信号的反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在各预定的时间周期内对所述无线信号进行反射的各反射点的运动速率和各反射点在二维平面的位置信息;第二处理单元,其根据各反射点的所述位置信息对该预定的时间周期内的所述反射点进行聚类形成两个簇,其中,所述两个簇包括主簇和从簇,所述主簇的簇中心与所述反射信号的接收装置的距离比所述从簇的簇中心与所述接收装置的距离近;第一计算单元,其用于计算所述主簇中反射点的平均速率,以及所述主簇的簇中心和所述从簇的簇中心的间距;以及动作确定单元,其根据所述平均速率和所述间距,确定所述被检测体的动作类型。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动作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被检测体的动作,该方法包括:对无线信号源发射的无线信号的反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在各预定的时间周期内对所述无线信号进行反射的各反射点的运动速率和各反射点在二维平面的位置信息;根据各反射点的所述位置信息对该预定的时间周期内的所述反射点进行聚类形成两个簇,其中,所述两个簇包括主簇和从簇,所述主簇的簇中心与所述反射信号的接收装置的距离比所述从簇的簇中心与所述接收装置的距离近;计算所述主簇中反射点的平均速率,以及所述主簇的簇中心和所述从簇的簇中心的间距;以及根据所述平均速率和所述间距,确定所述被检测体的动作类型。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动作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2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