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9643.2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6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祥;陈建仰;林暐竣;桑学森;石天昌;蓝元刘;朱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德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H1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薛晓伟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特性 参数 获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包括:音圈马达,所述音圈马达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包括连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连接端连接并作为检测端,用于接收驱动信号并输出电压信号,另一者与所述输出端连接;以及信号处理器,与所述检测端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端的电压信号计算得到所述音圈马达的特性参数。解决了如现有技术中依赖昂贵的测量仪器而增加测量成本的问题;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测量方式周期也较长,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还缩短了测量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pad、电脑等)都具备拍照(或摄像)功能,其拍出来的影像质量却参差不齐,其中,上述的影像质量一定程度取决于其镜头是否可以快速稳定地完成对焦。
我们以手机为例,现有的手机上通常采用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通过将镜头锁入音圈马达来实现自动对焦。具体的,VCM主要包括壳体、线圈、镜头、磁铁组及两个弹片。镜头固定设置于线圈内部。线圈通过两个弹片结构与壳体连接。磁铁组围绕线圈的外表面设置。在线圈上加载有电流时,线圈和磁铁之间产生作用力以驱动线圈和镜头在壳体内移动。通过加载不同的电流,使得线圈和镜头移动至指定位置。在线圈上停止加载电流时,线圈和镜头在阻尼振荡作用下经过振荡周期后停止移动。在现有技术中,振荡周期和衰减因数通常是VCM的生产厂商在生产完成之后利用镭射位移器直接检测镜头的位移,并根据镜头位移计算得出出VCM的共振周期和衰减因数。但是镭射位移器的成本太高,并且测试时间也较长,则带来的时间成本和器材成本就太高,考虑到该问题,该方式不适用于VCM数量较大的情况。并且VCM可应用于具有对焦功能的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相机等装置。因此,为了生产和市场需要,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成本的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及方法。
一种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包括:
音圈马达,所述音圈马达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包括连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连接端连接并作为检测端,用于接收驱动信号并输出电压信号,另一者与所述输出端连接;以及
信号处理器,与所述检测端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端的电压信号计算得到所述音圈马达的特性参数。
一种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为所述音圈马达提供驱动信号;
获取所述音圈马达检测端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检测端电压信号计算并输出所述音圈马达的特性参数。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高成本的测量仪器(主要包括镭射位移器)以得到音圈马达特性参数的方式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只需为音圈马达提供一驱动信号,再采集音圈马达两端的电压信号,根据上述采集的电压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器即可计算得出音圈马达的特性参数,解决了如现有技术中依赖昂贵的测量仪器而增加测量成本的问题;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测量方式周期也较长,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还缩短了测量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音圈马达特性参数获取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压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德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德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9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