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08680.3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许胜;李彦林;宋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绝缘 金属 氧化物 避雷器 | ||
1.一种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该避雷器(1)包括空心绝缘管(2)、包覆于空心绝缘管(2)外侧壁上的伞群套(3)、分别设置于空心绝缘管(2)上下两端的第一金属端板(4)及第二金属端板(5),还包括自上而下轴向设置于空心绝缘管(2)内的第一金属弹性体(6)、放电间隙结构、第二金属弹性体(7)以及至少二个层叠设置的氧化锌电阻片(8),所述第一金属弹性体(6)、放电间隙结构、第二金属弹性体(7)以及氧化锌电阻片(8)均与空心绝缘管(2)于其径向形成间隙(9),所述第一金属弹性体(6)上端与第一金属端板(4)相连接,所述氧化锌电阻片(8)底端设于第二金属端板(5)上,所述第二金属弹性体(7)下端设置于氧化锌电阻片(8)顶端;
所述放电间隙结构包括沿空心绝缘管(2)轴向分离设置的第一放电电极(10)及第二放电电极(11),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0)与第二放电电极(11)之间形成一避雷器的串联间隙(12),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0)端部与第一金属弹性体(6)相连接,所述第二放电电极(11)端部与第二金属弹性体(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弹性体(6)、放电间隙结构、第二金属弹性体(7)以及氧化锌电阻片(8)与所述空心绝缘管(2)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于空心绝缘管(2)内侧壁径向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圆环(13)和第二限位圆环(14),所述第一限位圆环(13)及第二限位圆环(14)外缘均设置于空心绝缘管(2)内侧壁上,并使该第一限位圆环(13)上表面与第一放电电极(10)端部下表面相接触,第二限位圆环(14)下表面与第二放电电极(11)端部上表面相接触,保证串联间隙(12)具有稳定的初始间隙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9)内填充有流体绝缘介质(15),所述流体绝缘介质(15)为绝缘气体或绝缘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0)和第二放电电极(11)为几何对称结构,且第一放电电极(10)和第二放电电极(11)材质均为耐高温合金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绝缘管(2)为中空状的圆柱管,该空心绝缘管(2)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绝缘管(2)内侧壁还设置有耐高温涂层(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弹性体(6)及第二金属弹性体(7)均为金属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学院,未经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86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式压敏电阻器用钯银浆料
- 下一篇:溅射铜0R电阻器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