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质轮圈的强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9618.2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复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2 | 分类号: | B60B3/02;B60B21/00;B29C7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52359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圈 复合材质 轮辐 轮框 强化结构 碳纤维布 堆栈 方向设置 抗冲击力 抗扭曲力 抗压力 零度角 环向 成型 连结 延伸 | ||
一种复合材质轮圈的强化结构,主要是在复合材质轮圈的轮辐在以碳纤维布堆栈成型时,部分碳纤维布是以零度角的方向设置,且由轮辐的位置一直延伸至轮框位置进行堆栈,由此,将轮辐与轮框两部分连结,以提升整个轮圈(或轮框)的环向抗压力、抗冲击力、抗扭曲力及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复合材质轮圈的强化结构,尤指一种可提升轮圈的环向抗压力、抗冲击力、抗扭曲力及刚性的复合材质轮圈。
【背景技术】
复合材质主要是由碳纤维(Carbon fiber)与其他材料结合而成,因具质地强而轻,耐高温、防辐射、耐水及耐腐蚀等特性,致广泛被应用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赛车、汽机车、自行车的车身,甚至大型飞机上,以减轻重量。该复合材质以应用于车辆轮圈为例,轮圈包含有轮框及轮辐两部分,习知复合材质轮圈的做法,是将轮框及轮辐两部分个别以复合材质独立成型后,之后再加以结合,以形成一完整的复合材质轮圈。该种作法,虽然轮框与轮辐间有结合工序处理,但结合力仍不足,对轮框的环向抗压力(即由轮框周面向轴心的径向力)而言,会有抗压力差的缺失,相对的亦影响到整个复合材质轮圈的抗冲击力、抗扭曲力及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提升轮圈的环向抗压力、抗冲击力、抗扭曲力及刚性的复合材质轮圈。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在复合材质轮圈的轮辐在以碳纤维布堆栈成型时,部分碳纤维布是以零度角的方向设置,且由轮辐的位置一直延伸至轮框位置进行堆栈,由此,将轮辐与轮框两部分成型时即连结,以提升整个轮圈(或轮框)的环向抗压力、抗冲击力、抗扭曲力及刚性。
下面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复合材质轮圈的强化结构,包含有环形中空设置的一轮框,及复数支轮辐;该轮框的内部具一框内部,该轮辐是位于该框内部的一侧,以放射状延伸,外端与该轮框连接;其中该轮辐是以复数个第一碳纤维布所堆栈而成;其特征在于:复数个该第一碳纤维布之间是穿插有复数个第二纤维布,该第二纤维布是以零度角的方向设置,由该轮辐的位置一直延伸至该轮框位置进行堆栈,将该轮辐与该轮框两部分连结。
上述的复合材质轮圈的强化结构中,该第一纤维布是以±45度角交叉配置。
上述的复合材质轮圈的强化结构中,该轮框更堆栈有零度角方向延伸的复数个第三碳纤维布,该第三碳纤维布与该第二碳纤维布垂直交叉堆栈设置。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复合材质轮圈的轮辐在以碳纤维布堆栈成型时,部分碳纤维布是以零度角的方向设置,且由轮辐的位置一直延伸至轮框位置进行堆栈,由此,将轮辐与轮框两部分成型时即连结,以提升整个轮圈(或轮框)的环向抗压力、抗冲击力、抗扭曲力及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型步骤方块图。
图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碳纤维布由轮辐位置延伸至轮框位置堆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碳纤维布由轮辐位置延伸至轮框位置堆栈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复合材质轮圈1 轮框10 轮辐20 框内部11
中心孔21 第一碳纤维布22 第二碳纤维布23 第三碳纤维布2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复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复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96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型便携式儿童写生画架
- 下一篇:复合材质轮圈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