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制食品发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9354.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兴翼凌机电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42;C12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装置 发酵处理装置 加热 乳制食品 冷却 搅拌输送装置 平移 防护外壳 观察窗口 嵌入安装 输出装置 推动设备 受热 总电 磁场 防护 操作按钮 防护顶盖 开启装置 一步到位 输入口 箱安装 与操作 受力 发酵 出口 输出 | ||
1.一种乳制食品发酵装置,其结构包括处理出口(1)、防护底部(2)、发酵处理装置(3)、操作按钮(4)、输入口(5)、防护顶盖(6)、观察窗口(7),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出口(1)嵌入安装于防护底部(2)内部,所述防护底部(2)安装于发酵处理装置(3)底部外表面,所述操作按钮(4)与发酵处理装置(3)间隙配合,所述输入口(5)嵌入安装于防护顶盖(6)内部,所述防护顶盖(6)安装于发酵处理装置(3)顶部外表面,所述观察窗口(7)嵌入安装于发酵处理装置(3)内部;
所述发酵处理装置(3)包括加热发酵装置(31)、受力推动开启装置(32)、防护外壳(33)、搅拌输送装置(34)、受热推动设备(35)、总电箱(36)、推动平移磁场(37)、冷却输出装置(38);
所述加热发酵装置(31)安装于冷却输出装置(38)上方,所述受力推动开启装置(32)嵌入安装于防护外壳(33)内部,所述搅拌输送装置(34)设于受热推动设备(35)上方,所述总电箱(36)安装于防护外壳(33)内部,所述推动平移磁场(37)与加热发酵装置(3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制食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输送装置(34)包括搅拌桨(341)、传动转轴(342)、接入口(343)、锥型齿轮(344)、传动齿轮(345)、转轴(346)、传动带(347)、电机(348)、导线(349),所述传动转轴(342)嵌入安装于搅拌桨(341)内部,所述接入口(343)安装于防护外壳(33)内部,所述锥型齿轮(344)与传动齿轮(345)齿纹连接,所述转轴(346)嵌入安装于传动齿轮(345)内部,所述传动带(347)安装于转轴(346)外表面,所述传动转轴(342)嵌入安装于电机(348)内部,所述导线(349)与电机(348)电连接,所述转轴(346)通过传动带(347)与传动转轴(342)相连接,所述导线(349)与总电箱(3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乳制食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电箱(36)包括固定安装平台(361)、蓄电箱(362)、正极接触端(363)、磁场球(364)、导体(365)、衔接滑杆(366)、正极磁场(367),所述固定安装平台(361)设于衔接滑杆(366)上方,所述正极接触端(363)嵌入安装于蓄电箱(362)内部,所述磁场球(364)与导体(365)相焊接,所述正极磁场(367)通过衔接滑杆(366)与磁场球(364)相连接,所述导线(349)与蓄电箱(36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制食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输出装置(38)包括流通道(381)、温度升降器(382)、磁场旋转轮(383)、导磁体(384)、拉绳(385)、滑轨(386)、移动堵塞块(387)、出口(388)、处理置放格(389)、冷却管(3810),所述流通道(381)嵌入安装于处理置放格(389)内部,所述温度升降器(382)安装于冷却管(3810)外表面,所述拉绳(385)与磁场旋转轮(383)相连接,所述导磁体(384)设于磁场旋转轮(383)侧方,所述拉绳(385)与移动堵塞块(387)相连接,所述移动堵塞块(387)嵌入安装于滑轨(386)内部,所述处理置放格(389)安装于冷却管(3810)内部,所述温度升降器(382)通过冷却管(3810)与处理置放格(389)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制食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发酵装置(31)包括制热层(311)、顺滑轨(312)、复位弹簧(313)、受力助滑块(314)、挤压弹簧(315)、导热管(316)、加热处理格(317)、受力挤压板(318)、滑槽(319)、磁场辅助滑块(3110),所述导热管(316)嵌入安装于制热层(311)内部,所述复位弹簧(313)安装于顺滑轨(312)内部,所述受力助滑块(314)与复位弹簧(313)相连接,所述挤压弹簧(315)安装于受力挤压板(318)底部外表面,所述导热管(316)嵌入安装于加热处理格(317)内部,所述受力挤压板(318)安装于加热处理格(317)内部,所述磁场辅助滑块(3110)嵌入安装于滑槽(319)内部,所述受力挤压板(318)与推动平移磁场(3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兴翼凌机电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兴翼凌机电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93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