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6528.1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6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学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4;C22C38/46;C22C38/54;C22C3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钢板 钢水 钢坯 钢锭 制备 模具 装入 工程机械制造 应用前景广阔 质量百分比 冲击韧性 化学组成 耐磨性能 配比配料 轧制成型 真空脱气 烧结 连铸 模铸 球磨 钢板 破碎 冷却 冶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复合钢板,钢的化学组成质量百分比为:碳为0.22~0.42%,硅为0.10~0.25%,锰为0.50~0.90%,铬为0.70~1.2%,镍为0.050~0.15%,磷为0.010~0.040%,硫为0.0050~0.0090%,钼为0.15~0.35%,钒为0.050~0.15%,铝为0.020~0.060%,硼为0.010~0.04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钼、钒、硼的含量满足0.25%≤钼+钒+硼≤0.5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以上配比配料,冶炼得到钢水;(2)将上述钢水装入模具中,真空脱气后进行连铸或模铸,得到钢坯或钢锭;(3)将上述钢坯或钢锭破碎后球磨至粒度为50~100μm,装入模具,轧制成型,烧结,冷却,得到高强度复合钢板。本发明中的复合钢板冲击韧性好、强度高、耐磨性能良好,可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制造,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基复合板材的出现和发展,大大地改善及拓展了传统单一金属材料的性能及使用范围。金属基复合板材比传统的单一金属材料有更高的比张度、比刚度和比强度等;其是以一种金属作为基材,以另一种不同物理、化学性能的材料作为复材,并利用复合技术将其进行结合的一种新型复合板材。这对于我国缺乏镍、铬资源的国家来说有着重大意义和社会效益。
随着冶金、化工等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迅速发展,如矿山机械、煤炭采运、石油化工、建材装饰、船舶工程等对耐磨材料复合板的需求倍增,如矿山机械用轨道、煤炭采用选煤机械、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及船体、结构件等。但现有的复合钢板由于存在工艺和选材的缺陷,导致耐磨性、冲击韧性、强度等不够理想。
为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强度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复合钢板,钢的化学组成质量百分比为:碳为0.22~0.42%,硅为0.10~0.25%,锰为0.50~0.90%,铬为0.70~1.2%,镍为0.050~0.15%,磷为0.010~0.040%,硫为0.0050~0.0090%,钼为0.15~0.35%,钒为0.050~0.15%,铝为0.020~0.060%,硼为0.010~0.040%,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钼、钒、硼的含量满足0.25%≤钼+钒+硼≤0.50%。
优选的,磷和硫的含量满足0.020%≤磷+硫≤0.040%。
优选的,锰和铬的含量满足1.5%≤锰+铬≤1.9%。
优选的,所述钢板的厚度规格为40~60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强度复合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碳为0.22~0.42%,硅为0.10~0.25%,锰为0.50~0.90%,铬为0.70~1.2%,镍为0.050~0.15%,磷为0.010~0.040%,硫为0.0050~0.0090%,钼为0.15~0.35%,钒为0.050~0.15%,铝为0.020~0.060%,硼为0.010~0.040%,余量为铁,冶炼得到钢水;
(2)将上述钢水装入模具中,真空脱气后进行连铸或模铸,得到钢坯或钢锭;
(3)将上述钢坯或钢锭破碎后球磨至粒度为50~100μm,装入模具,轧制成型,烧结,冷却,得到高强度复合钢板。
优选的,步骤(3)中,首先置于750~800℃的温度下预烧结1~2h,再于1150~1250℃的温度下烧结2~3h,保温3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澳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6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硬度强化钢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气缸套的铸造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