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5492.5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杰;朱冬生;尹应德;李修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2;F28F21/08 |
代理公司: | 44001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管板 壳体 换热管 紧固筒 右管板 导流 挡板 环形支撑 冷却芯体 左管箱 管程 壳程 切向 滑油冷却器 壳体上侧面 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入口 润滑油出口 润滑油入口 并列设置 高效低阻 高效换热 焊接固定 流动阻力 受限空间 移动工具 热效率 排气口 排液口 下侧面 右管箱 重量轻 拉杆 左端 焊接 紧凑 舰船 飞机 汽车 | ||
1.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冷却芯体;所述壳体左端设置有左管板以及与所述左管板连接的左管箱,所述壳体右端设置有右管板以及与所述右管板连接的右管箱;所述左管箱上设置有管程冷却水入口、管程冷却水出口;所述壳体上侧面切向设有壳程润滑油入口,其下侧面切向设有壳程润滑油出口;所述冷却芯体包括导流紧固筒和若干根并列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管板、右管板连接,所述导流紧固筒包裹在所述换热管外;所述导流紧固筒焊接有环形支撑挡板,所述环形支撑挡板通过拉杆焊接固定在所述左管板上;所述壳体开有排液口和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采用螺旋外肋膨胀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高度为1.0-1.5mm,其螺纹间距为1.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分为三段,分别为入口端圆管段、位于中间部分用于支撑换热管的螺旋外肋膨胀管段、以及出口端圆管段;所述换热管为非对称结构,入口端圆管段与出口端圆管段长度不相同,越靠近所述壳程润滑油入口或壳程润滑油出口处,所述换热管的圆管段越长;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左管板、右管板采用焊接或胀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管通过螺旋外肋膨胀管段相互支撑和阻挡,形成网格状的一体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采用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紧固筒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越靠近所述壳程润滑油入口的导流紧固筒体与所述左管板之间的距离越长,或越靠近所述壳程润滑油出口处的导流紧固筒体与所述右管板之间的距离越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程冷却水入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管程冷却水出口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阻的滑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材质采用紫铜管、白铜管、海军铜管或钛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54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网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三相换热器及其吸收式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