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单蛾研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7927.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童晓琪;黄浩;石凉;秦凤;黄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研磨棒 研磨板 研磨槽 盖板 家蚕微粒子病 传动连接 动力装置 研磨器 母蛾 机械化设备 人工研磨 生物样本 数量一致 效果稳定 研磨设备 耐腐蚀 握柄端 研磨端 检测 顶面 易被 机械化 腐蚀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样本研磨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单蛾研磨器;现有技术中,通常为人工研磨,并且现有的机械化设备在研磨过程中易被腐蚀且研磨效果不稳定;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单蛾研磨器,包括研磨板、盖板、研磨棒,所述研磨板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研磨槽位,所述研磨棒数量与研磨槽位数量一致,所述盖板内设置有用于与研磨棒传动连接并带动研磨棒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盖板设置于研磨板上方;所述研磨棒的研磨端位于对应研磨槽位内,握柄端与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单蛾研磨的机械化研磨,并具有研磨效果稳定、耐腐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样本研磨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单蛾研磨器。
背景技术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病原孢子传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蚕业生产的毁灭性传染性病害,具有从上一代母蛾传染危害子代的特性。因此,蚕业工作者采用母蛾镜检检测法,淘汰病蚕卵,从而杜绝胚种带毒传染。家蚕品种的培育和继代保种均需要进行母蛾单蛾镜检,其步骤为:
1、把编号并烘干的单个母蛾和适量碱液(如:氢氧化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等),放入对应编号的研钵内研磨至粉碎;
2、取一滴样品溶液点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在600-700倍显微镜下观察;
3、检测到含有微粒子的样品,标记并淘汰其蚕卵;
4、镜检完成后用含1%有效氯漂白粉或盐酸溶液对镜检用具消毒。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家蚕母蛾单蛾的研磨主要还是通过人工实行的,其方法是利用研磨棒把母蛾磨碎,研磨一张蚕连纸上的14个母蛾至少需要15分钟,占整个镜检时间的70%以上。人工研磨的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不同蛾区的混淆,影响镜检结果。
专利名称为“一种家蚕母蛾单蛾磨碎机”、专利号为CN204939477 U的发明专利是目前唯一一个关于家蚕母蛾单蛾研磨方面的专利。但该专利并没有得到普及,在现在的生产中还是以人工研磨为主,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该发明专利存在以下缺点:
1、上、下磨板之间没有固定装置,在底板震动时上、下磨板容易脱落;
2、研磨所用的钢球易被研磨用的氢氧化钾溶液和漂白粉溶液腐蚀;
3、一张蚕连纸上共有14个母蛾,而该专利的上、下磨板均只有10研磨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出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单蛾研磨器,实现了单蛾研磨的机械化研磨,并具有研磨效果稳定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测的单蛾研磨器,包括研磨板、盖板、研磨棒,所述研磨板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研磨槽位,所述研磨棒数量与研磨槽位数量一致,所述盖板内设置有用于与研磨棒传动连接并带动研磨棒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盖板设置于研磨板上方;所述研磨棒的研磨端位于对应研磨槽位内,握柄端与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盖板内设置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盖板的底面开设有数量与研磨槽位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一台所述电机,电机的主轴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的研磨棒连接的套筒。
或者,所述盖板内设置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系,所述盖板的底面开设有数量与研磨槽位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研磨棒的握柄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齿轮系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系同时带动所有所述研磨棒旋转。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研磨槽位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研磨槽位的数量为十四的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7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