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66991.8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8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敏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彭益宏 |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降温 功能 新能源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散热机构和若干车轮,车体内设有PLC、发动机和吸热机构,吸热机构包括冷水管、吸热管、回流管和两个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紧固板、偏移单元、偏移板、若干紧固块和四个紧固单元,散热机构包括水箱和若干散热口,水箱内设有水泵、搅拌组件、铜网和若干封闭组件,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连接杆和两个搅拌单元,该具有降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吸热机构使吸热管调节吸附位置,对发动机表面进行均匀降温,不仅如此,通过散热机构使散热口打开,便于吸热后的铜珠和水流的热量散开,进行降温,方便对发动机持续降温,从而提高了该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ECV)、氢发动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处于封闭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间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开,导致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温度急剧上升,影响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并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导致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实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体、散热机构和若干车轮,所述散热机构设置在车体的上方,所述车轮设置在车体的下方,所述车体内设有PLC、发动机和吸热机构;
所述吸热机构包括冷水管、吸热管、回流管和两个紧固组件,所述吸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冷水管和回流管与散热机构连接,两个紧固组件分别位于发动机的两侧,所述吸热管缠绕在发动机上,所述吸热管沿着发动机的轴线螺旋分布;
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板、偏移单元、偏移板、若干紧固块和四个紧固单元,所述紧固板的四角分别通过四个紧固单元与发动机连接,所述偏移单元、偏移板和紧固块依次设置在紧固板的靠近发动机的一侧,所述偏移单元与偏移板传动连接,所述紧固块上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一凹口与吸热管相匹配,所述吸热管的轴线位于第一凹口内;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箱和若干散热口,所述水箱固定在车体的上方,所述散热口均匀分布在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搅拌组件、铜网和若干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的数量与散热口的数量相等,所述封闭组件与散热口一一对应,所述水泵固定在水箱的内壁上,所述水泵与回流管连通,所述铜网固定在水箱内,所述铜网内设有若干铜珠,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连接杆和两个搅拌单元,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水箱内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水泵均与PLC电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第一驱动轴,两个搅拌单元分别位于第一驱动轴的两侧,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搅拌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紧固板的移动,所述紧固单元包括连接架、固定板、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轴和套管,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架与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固定板的另一端的靠近发动机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二驱动轴上,所述套管的与第二驱动轴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二驱动轴匹配的螺纹,所述套管与紧固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偏移板移动,所述偏移单元包括第三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偏移块,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紧固板上,所述第三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一连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偏移块固定连接,所述偏移块与偏移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敏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市敏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