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5617.6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8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7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沁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客户端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预热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动汽车停放后,通过慢充枪连接电动汽车和交流插座,电动汽车进入慢充模式;移动客户端向基站服务器发送充电预热的开启或关闭指令,或发送预约用车时间;基站服务器将移动客户端发送的指令和当前天气信息发送至车载TBOX,车载TBOX根据移动客户端发送的指令和当前天气信息控制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单元工作,并将当前工况通过基站服务器反馈至移动客户端。本发明提升了电动车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方便性,无需浪费时间等待电池预热,仅需要设置用车时间,系统即可自动设置电池预热的启动时间,提升了寒冷地区客户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预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与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相比,更适宜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源。但是,在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会显著恶化,若强行充放电,将对电池的循环寿命和一致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通常锂离子电池工作温度范围为-20℃~60℃,其工作温度范围大大的限制了电动汽车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推广。
现有技术中针对锂离子电池的低温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外部加热的方法对电池进行预热,或者将电动车停放在暖房内。显然,充电加热是解决电池低温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从加热到电池达到理想温度往往需要驾驶员在现场等待较长时间;而车辆停放暖房这一条件又大大限制了购车人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预热系统及其预热方法,提升了电动车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方便性,无需浪费时间等待电池预热,仅需要设置用车时间,系统即可自动设置电池预热的启动时间,提升了寒冷地区客户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预热系统,它包括移动客户端,与所述移动客户端无线连接的基站服务器,与所述基站服务器无线连接的车载TBOX,与所述车载TBOX相连接的整车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池管理单元,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连接的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充电机连接交流电源,所述的PTC加热器用于为动力电池加热。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的空调控制器和车载充电机,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整车控制器。
一种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预热方法,基于上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预热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电动汽车停放后,通过慢充枪连接电动汽车和交流插座,电动汽车进入慢充模式;
步骤二:移动客户端向基站服务器发送充电预热的开启或关闭指令,或发送预约用车时间;
步骤三:基站服务器将移动客户端发送的指令和当前天气信息发送至车载TBOX,车载TBOX根据移动客户端发送的指令和当前天气信息控制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单元工作,并将当前工况通过基站服务器反馈至移动客户端。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三中,若移动客户端发送的指令为充电预热的开启指令,电池预热系统的工作步骤如下:
步骤101:车载TBOX唤醒整车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充电机和空调控制器;
步骤102:电池管理系统判断当前电动汽车是否处于慢充模式,同时判断当前电芯温度是否低于目标温度;
步骤103:若电动汽车处于非慢充模式,且电芯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启动电池预热,否则电动汽车维持原工作模式;
步骤104:将当前工况通过基站服务器反馈至移动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5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