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8559.4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5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Q10/10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统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为:获取目标员工在连续t个视频帧内的人体运动图像序列,并对人体运动图像序列进行人体骨架点提取,得到骨架点坐标序列;从骨架点坐标序列中筛选出关键部位的骨架点坐标序列,关键部位根据目标员工的职业确定;根据关键部位的骨架点坐标序列构造骨架点特征向量;从模板库中获取与目标员工的职业对应的参考骨架点特征向量,计算参考骨架点特征向量与构造得到的骨架点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若相似度满足设定要求,则将该t个视频帧对应的时长计入该目标员工的工作时长。该方法通过对员工姿态进行分析,判断员工的行为是工作行为还是非工作行为,并对员工执行工作行为的时长计入工作时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是通过考勤系统来统计员工的上下班时间,进而统计员工的工作时长。但这种传统方式不仅准确率低(例如可能存在代打卡现象),而且对于员工的工作效果的测评效果也欠佳。因而,一套能够实时跟踪评测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长的设备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和装置,用以对员工真正在执行工作行为时的有效工作时长进行统计。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员工在连续t个视频帧内的人体运动图像序列;
对所述人体运动图像序列进行人体骨架点提取,得到骨架点坐标序列;
从所述骨架点坐标序列中筛选出关键部位的骨架点坐标序列,所述关键部位根据所述目标员工的职业确定;
根据所述关键部位的骨架点坐标序列构造骨架点特征向量;
从模板库中获取与所述目标员工的职业对应的参考骨架点特征向量,计算所述参考骨架点特征向量与构造得到的骨架点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
若所述相似度满足设定要求,则将所述t个视频帧对应的时长计入所述目标员工的工作时长。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作时长统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图像序列获取模块,用于取目标员工在连续t个视频帧内的人体运动图像序列;
骨架点提取模块,用于对所述人体运动图像序列进行人体骨架点提取,得到骨架点坐标序列;
筛选模块,用于从所述骨架点坐标序列中筛选出关键部位的骨架点坐标序列,所述关键部位根据所述目标员工的职业确定;
特征向量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键部位的骨架点坐标序列构造骨架点特征向量;
计算模块,用于从模板库中获取与所述目标员工的职业对应的参考骨架点特征向量,计算所述参考骨架点特征向量与构造得到的骨架点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
工作时长统计模块,用于若所述相似度满足设定要求,则将所述t个视频帧对应的时长计入所述目标员工的工作时长。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机器可读指令,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8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