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4165.1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2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覃溪;曹乃文;龚英姬;修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G07F15/00;H01R13/7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谭月萍;黄启行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防护盖 充电枪 前表面 显示屏 多功能充电 下方位置 磁卡口 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 电动伸缩杆 充电技术 密闭空间 上端固定 插口 防滑垫 固定座 密封垫 放入 滑落 密封 电线 雨水 联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充电桩,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且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盖,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靠近第一防护盖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且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靠近显示屏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磁卡口,通过设置第一防护盖,避免雨水进入显示屏、磁卡口和控制开关,通过设置第二防护盖,保护充电枪及电线,下雨时,将充电枪放入充电枪插口,第一防滑垫起到防止充电枪滑落的作用,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第二防护盖,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联合作用下,第二防护盖与充电桩本体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密封垫起到密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多功能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目前常用的充电桩一般放置在室外,防水效果不好,很容易导致漏电,触电事故发生;充电桩在使用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不及时散失,导致内部温度升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充电桩(授权公告号CN207241453U),该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散失热量,但是,不能防止水和外部的粉尘进入充电桩内部,损害充电桩零件,降低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影响正常使用;对于现有的充电桩,收线不方便,且收线操作无法统一导致收线效果差,这极容易造成充电线缆过度弯折而影响设备寿命;目前的充电桩功能单一,不能给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或者可以充电,但是没有移动设备的放置位置,导致使用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充电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且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盖,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靠近第一防护盖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且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靠近显示屏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磁卡口,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靠近磁卡口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且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靠近控制开关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表面盖设有防尘装置,且充电桩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充电枪插入口,所述充电枪插入口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本体与充电枪之间通过电线固定连接,且充电桩本体的一侧靠近充电枪插入口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绕线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靠近绕线器的一侧位置处转动安装有第二防护盖,且充电桩本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USB接口,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另一侧靠近凹槽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储物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护盖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声控照明灯,声控照明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护盖为一种绝缘材质的构件,且第一防护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涂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屏、磁卡口、控制开关和USB接口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装置包括防尘轨道,所述防尘轨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为一种低碳钢板材质的构件,且防尘网外表面喷涂有静电粉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蒲微防水透气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枪插口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绕线器包括转盘,且绕线器的一侧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与转盘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固线盘。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防滑垫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未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4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