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标定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52354.5 | 申请日: | 2018-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子甲;何少斌;汪进;李卫兵;刘江波;李东浩;束照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贾博雍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角反射器 雷达标定 激光测距仪 雷达控制器 雷达 车载雷达 机械安装 软件修正 中轴线 暗室 平行 装车 修正 | ||
本发明涉及车载雷达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雷达标定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位于暗室中的车辆,所述车辆上安装有雷达以及与所述雷达连接的雷达控制器,还包括:分别位于与所述车辆中轴线平行的直线上的第一角反射器、第二角反射器,所述第一角反射器上安装有第一激光测距仪,所述第二角反射器上安装有第二激光测距仪,所述雷达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角度并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角度,计算得到第一软件修正角度,以修正所述雷达的机械安装角度。通过本发明,提高了装车雷达标定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雷达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雷达标定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盲点监测系统主要应用微波探测车辆侧后方目标车辆或障碍物的距离、方位和速度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实现对侧后方目标的定位;能有效克服了夜间或能见度不良时(阴霾、雨、雪、尘、雾等天气)的影响,对本车盲区范围和相邻车道的潜在危险目标进行探测,在事故发生前提供给驾驶员预警,有效阻止潜在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盲点监测系统通过布置在车辆后方的两个毫米波雷达,探测车辆外后视镜两侧道路的车辆信息,实现盲点监测功能。然而对于装车的毫米波雷达,真实的安装角度与设计的安装角度存在一定误差,如果该误差超过一定范围,将会在目标沿着与车身纵向平行做直线运动时,雷达测量得到的目标运行轨迹与车身纵向存在一定夹角。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达标定系统及方法,以提高了装车雷达标定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标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位于暗室中的车辆,所述车辆上安装有雷达以及与所述雷达连接的雷达控制器,还包括:分别位于与所述车辆中轴线平行的直线上的第一角反射器、第二角反射器,所述第一角反射器上安装有第一激光测距仪,所述第二角反射器上安装有第二激光测距仪,所述雷达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仪连接,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角反射器相对于所述雷达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一角度,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角反射器相对于所述雷达的第二距离以及第二角度,所述雷达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角度并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角度,计算得到第一软件修正角度,以修正所述雷达的机械安装角度。
优选地,所述雷达控制器用于根据如下修正公式计算得到第一软件修正角度:
其中,α表示第一软件修正角度,z1表示第一距离,z2表示第二距离,θ1表示第一角度,θ2表示第二角度。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雷达控制器连接的对中装置;所述对中装置包括:自由辊部分和液压驱动部分;所述自由辊部分用于分别安置所述车辆的左轮和右轮,液压驱动部分用于推动和输送安置在所述自由辊部分上的所述左轮、所述右轮,所述液压驱动部分与所述雷达控制器连接,所述雷达控制器得到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角度之前,控制所述液压驱动部分,以使所述左轮、所述右轮分别与所述车辆中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雷达控制器连接的电动导轨,所述第一角反射器设置在所述电动导轨上,所述电动导轨与所述车辆中轴线平行,所述雷达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软件修正角度对所述雷达的机械安装角度进行修正后,所述雷达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导轨、所述雷达以及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仪工作,以使所述第一角反射器在所述电动导轨上按照设定速度做直线运动,使所述雷达对所述第一角反射器进行探测,所述雷达控制器根据所述雷达的探测结果、所述第一角度以及所述第二角度确定所述第一软件修正角度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23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