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路折转装置的反射镜装调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1222.0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国;王学根;张强;贺永喜;王岩;范毅;姜华;何欢;李发动;宋小艳;梁智锦;康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7/182 | 分类号: | G02B7/18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胡健男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转 装置 反射 镜装调 方法 系统 | ||
一种光路折转装置的反射镜装调方法及系统,采用硅油盘在静止状态下形成的平面为水平基准面,把双轴光电自准直仪与该水平基准面调整成垂直;然后把硅油盘放置在光路折转装置的出光口下方,使双轴光电自准直仪测量光束通过光路折转装置再次测量硅油盘形成的水平基准面的方位、俯仰两方向的准直偏差数值,该值即代表了光路折转装置两块反射镜在方位、俯仰两方向的不平行情况。逐次修研,同时监测双轴光电自准直仪测量光束通过光路折转装置后与硅油盘水平面在方位、俯仰两方向的准直偏差数值情况,使偏差都接近为0,则可认为光路折转装置反射镜已经平行。采用该方案装调光路折转装置的反射镜方法简单、工装设备少,装调结果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路折转装置的反射镜装调方法及系统,属于光路装调测试技术领域,应用于基准光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传递。
背景技术
在大地测量、方位瞄准等光学测量中,经常用的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进行方位或水平基准的传递,但在某些场合,受限于空间等因素,测量光束需要进行折转后才能实现传递,这就需要一种光路折转装置,将基准光束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进行折转一段距离,使基准光束到达目标位置,从而实现基准的传递。
光路折转装置实现的是光路基准的传递,要求其传递过程中误差要尽量小,方位保持不变。为实现这一特性,光路折转装置通常用与基准光路呈 45°角的两件反射镜,第一件反射镜将光路折转90°后传递一段距离后,到达第二件反射镜,第二件反射镜再将光路折转90°角射出,到达目标位置。基准光路传递过程中方位的变化情况取决于两块反射镜的平行情况。如果两块反射镜完全平行,则光路将经折转装置折转后,出射光束与入射光束保持平行;如果两块反射镜存在一定的夹角,则出射光束与入射光束也将存在夹角。因此两件反射镜的平行性和稳定性对光路折转装置保持出射光束与入射光束平行很重要。采用现有方法,检测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平行性的辅助设备多,精度要求高,尤其对于光路折转距离大的设备,辅助工装精度实现困难,且存在反复架设被测设备,过程繁琐、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光路折转装置的反射镜装调方法及系统,实现两件反射镜装调后保持平行且稳定,从而实现光路经折转装置折转后,出射光束与入射光束保持平行,本发明用一台双轴光电自准直仪实现了对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平行性的检测,反射镜一、反射镜二平行性的装调和检测在同一个工位完成,不需反复架设,可提高状调精度及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路折转装置的反射镜装调方法如图1 示,步骤如下:
(1)将反射镜支撑部件3两端的反射镜安装面加工为与光路折转装置的中轴线呈一定角度(优选45°角),然后并研磨至光洁且平行;
(2)把反射镜一4安装固定在反射镜支撑部件3的一端;反射镜二放置在反射镜支撑部件3的另外一端,暂不与反射镜支撑部件3 的反射镜安装面固定;
(3)用自准直法测量光束经过光路折转装置后的平行情况,所述光路折转装置包括反射镜支撑部件3及安装在两端的反射镜一4、反射镜二5;
(4)根据光路折转装置的出射光束与入射光束在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的夹角,分别研磨反射镜二安装面的三个凸台;
(5)判断出射光束与入射光束是否达到平行,若未达到平行返回步骤 (3),若达到平行,则将反射镜二固定,完成光路折转装置的反射镜装调。
步骤(1)将反射镜支撑部件3两端的反射镜安装面加工为与反射镜支撑部件3中心轴呈45°角,然后并研磨至光洁且平行,具体步骤如下:
(2.1)将反射镜支撑部件两端凸台加工成45°角的两平行平面,然后通过修研两端安装凸台至光滑平整并大致平行,不平度不大于5′;
步骤(3)用自准直法测量光束经过光路折转装置后的平行情况,所述光路折转装置包括反射镜支撑部件3中的光路通道和安装在通道两端的反射镜一4、反射镜二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1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