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展开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一体化卫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9663.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0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君;何德华;朱宇;徐明明;蔡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B64G1/22 | 分类号: | B64G1/22;H01Q1/08;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微微;仇蕾安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控阵天线 卫星 平台结构 构形 一体化 常规的 复用 减重 载重 微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展开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一体化卫星,充分利用平板相控阵天线本身的结构,作为“平台结构”的主体,为微波载荷卫星的构形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该卫星构形去掉了常规的平台结构,复用平板相控阵天线结构,不仅能够大幅减重,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结构的效率,载重比较高。这对于卫星的设计来说,非常有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展开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一体化卫星。
背景技术
卫星构形是指卫星整体基本的空间构架和形式,满足研制、发射、运行到返回(对返回式卫星)的卫星整个生命周期内不同要求的总体空间布局、形状与外廓尺寸等。卫星构形的设计主要受几个因素的约束:有效载荷、轨道特性、姿态控制方式和运载火箭等。其中,有效载荷是其主导因素,卫星的构形必须以满足有效载荷的要求为前提。
在当前的卫星构形设计中,通常是选择某一平台,以此平台结构为主体,将微波载荷天线安装到平台结构上。如专利[一种低轨遥感卫星的构型及其安装方法CN102372092A]、[装载双反射面大型可展开天线的卫星构型CN105501471A] 以及微小卫星[八边形体装电池阵立柱式微小卫星构型CN102009746A]都体现出这种思想。卫星的平台与微波载荷天线存在明显的界面,甚至为了分工的需要,将平台与微波载荷天线进行分割。这种对于大部分卫星是适用的,但对于某些载荷天线,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平台与载荷舱的模式,使得卫星构形的设计质量不高,如载重比不高,结构效率低下,优化空间有限。对微波载荷天线平板相控阵来说,亦是如此。
对于平板相控阵天线而言,由于SAR成像的需要,通常方位向的尺寸较大,天线本身具有结实的框架结构。因此,考虑基于相控阵天线的星本体设计,将相控阵天线本身作为平台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在《Spacecraft antennas and beam steering methods fo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United States Patent, Patent Number:5642122)中,体现了一个类似的想法,不过,重点是针对通讯需求,而不是卫星构形设计,而且天线体制、天线形式、天线结构以及展开设计有着极大区别,可实现性极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可展开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一体化卫星,能够大幅降低卫星重量,并提高结构的利用率。
一种基于可展开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一体化卫星,采用平板相控阵天线作为搭载平台,承载卫星配置的设备;所述平板相控阵天线分成三部分,并可收拢成空心三棱柱状。
较佳的,所述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三部分通过铰链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圆环形的对接段,对接段下端面与运载火箭连接;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下端面均设置两个运载接口,六个运载接口在同一个圆周上,并与对接段上端面对应位置的接口连接。
较佳的,卫星配置的太阳翼设置在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侧面上。
较佳的,所述太阳翼通过设置在平板相控阵天线框架上的展开机构连接。
较佳的,卫星配置的设备布局在收拢后的平板相控阵天线内部空间。
较佳的,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侧面上预埋有机械接口。
较佳的,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侧面上嵌入有电气插槽接口。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充分利用平板相控阵天线本身的结构,作为“平台结构”的主体,为微波载荷卫星的构形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该卫星构形去掉了常规的平台结构,复用平板相控阵天线结构,不仅能够大幅减重,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结构的效率,载重比较高。这对于卫星的设计来说,非常有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