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堵漏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3464.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1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华;刘四海;胡子乔;李大奇;王西江;金军斌;陈曾伟;张凤英;李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467 | 分类号: | C09K8/467;C09K8/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杨茜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堵漏领域的一种包覆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堵漏浆;所述包覆堵漏剂,可包含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树脂22~30%;抗高温颗粒状材料16~34%;纤维类材料5~12%;片状材料4.5~12%;粉末材料26~30%;所述堵漏剂在一定温度下可有效顶替地层流体,特别是沥青稠油,并能封堵1~5mm裂缝,形成的封堵层承压能力大于10MPa,抗温能力大于120℃;该堵漏剂便于运输,现场配制堵漏浆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堵漏领域,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包覆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堵漏浆。
背景技术
含活跃流体的漏失层堵漏成功率一直不高,原因在于活跃流体的流动,冲释堵漏材料,使之不能形成有效封堵层。中石化的南方探区海相地层如雷口坡、嘉陵江等,缝洞发育且地层水活跃,压力小于1.0g/cm3,堵漏浆难以在漏失通道内滞留,常规堵漏技术成功率极低。如春生1、胜页1、金鸡1井等采用各种国内外先进堵漏技术堵漏均未成功,单井漏失钻井液达数万方,耗时超过2个月,还引发各种井下复杂,经济损失巨大。中石化海外区块的伊朗雅达油田,钻井过程中,部分井出现了严重的涌漏现象,地层中的沥青侵入钻井液,严重影响钻井液性能的正常维护。提高钻井液密度压井时,却不能有效阻止沥青涌出,反而加剧了沥青的涌出量,沥青大量粘附在钻杆上,导致钻井复杂居高不下;堵漏作业时,由于不能有效解决堵漏浆与沥青的窜混问题,堵漏效果欠佳。对于沥青造成的井下复杂情况,国外多数采用填井侧钻绕开沥青层,利用沥青抑制剂提高沥青稠度、避免沥青大量粘附钻具等措施来应对沥青侵的问题。对于沥青对钻井造成的影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沥青通道封堵住,避免沥青进入井筒。
公开号为CN10314636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钻井液用广谱高效封堵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及粒度为:由石蜡包覆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20%~50%,粒度为270~400目;化纤10%~20%,粒度为140~170目;棉绒粉1%~5%,粒度为80~120目;花生壳粉5%~15%,粒度为60~100目;楠木粉5%~15%,粒度为80~120目;沥青粉10%~20%,粒度为60~100目;核桃壳粉1%~10%,粒度为100~140目;超细碳酸钙1%~10%,粒度为900~1100目;上述由石蜡包覆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为AMPS-AM-AA三元共聚物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该产品具有广谱封堵的效果,对毫米级到微米级的裂缝均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该产品对油气储层无伤害,能保护油气层,且对钻井液性能无不良影响,从而成为一种良好的随钻堵漏剂。
薛玉志等(薛玉志,唐代绪,刘振东等.可控膨胀堵漏剂包覆工艺技术研究.钻井液与完井液,2008,25(5):23~25。)提供了一种包覆吸水树脂,可控制吸水树脂的吸水速度,待吸水树脂进入漏层后再吸水膨胀,对漏失层进行封堵,但是存在材料单一,堵漏承压能力低,抗温性差的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含活跃流体的漏失层封堵难题,特别是含粘稠的沥青稠油的漏失难题,需要利用专用堵漏技术,将活跃流体特别是粘稠的沥青与后续的堵漏材料隔断开,防止污染堵漏材料,堵漏材料发挥作用将漏失通道彻底封堵住,防止复杂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包覆堵漏剂,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覆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堵漏浆。本发明采用树脂将桥接堵漏材料包覆起来,便于材料运输、储存和堵漏浆配制。所述包覆堵漏剂是由树脂包覆桥接材料组成,通过将堵漏材料加入熔融的树脂中,搅拌均匀后,冷却室温,粉碎后即得。本发明所包覆的材料为抗高温的堵漏材料,在有效隔离地层流体(包括沥青稠油)的前提下,对漏失通道进行有效封堵,承压能力高,抗温性好。使用过程中,直接将包覆堵漏剂加入井浆中,配制出堵漏浆,对于含活跃流体的漏失层,特别是含沥青质稠油的漏失层,效果良好。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包覆堵漏剂,可包含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
优选地,可包含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3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