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余压利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1221.8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远略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4 | 分类号: | F04D25/04;F04D25/08;F04D27/00;F04D29/70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利用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气余压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涡轮壳、第二涡轮壳、双轴电机、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所述第一涡轮壳和第二涡轮壳内分别设置有排气叶轮和进气叶轮,所述第一涡轮壳和第二涡轮壳上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通过轴承座分别穿入第一涡轮壳和第二涡轮壳内,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排气叶轮和进气叶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涡轮壳的进气口连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管壁上设置有风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涡轮壳的排气口连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过滤器,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上均设置有与双轴电机相配对的嵌入槽;该废气余压利用装置可以节约电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余压利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余热余压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多余的副产热能、压差能,这些副产热能、压差能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主要来自高温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能和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
余压特指室内某一点的空气压力与室外或邻室同标高处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钢铁行业中余压是指工艺设备排出的有一定压力的流体,如高炉炉顶排出的高压煤气等。
余压利用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之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可以利用余压,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节约电能的废气余压利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余压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涡轮壳、第二涡轮壳、双轴电机、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所述第一涡轮壳和第二涡轮壳内分别设置有排气叶轮和进气叶轮,所述第一涡轮壳和第二涡轮壳上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通过轴承座分别穿入第一涡轮壳和第二涡轮壳内,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排气叶轮和进气叶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涡轮壳的进气口连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管壁上设置有风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涡轮壳的排气口连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过滤器,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上均设置有与双轴电机相配对的嵌入槽,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均与第一涡轮壳榫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均与第二涡轮壳榫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PLC,所述风压传感器和双轴电机均与PLC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涡轮壳和第二涡轮壳上均设置有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上均设置有与第一榫头相配对的第一榫眼和与第二榫头相配对的第二榫眼,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通过第一榫头和第一榫眼与第一涡轮壳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座和第二电机座通过第二榫头和第二榫眼与第二涡轮壳连接,采用了榫卯的连接方式,连接稳定性好,结构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座上设置有减重槽,通过设置有减重槽,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体的重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座上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分别位于减重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榫头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入孔相对应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二榫头上设置有与第二插孔相对应的第四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三插孔内插入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二插孔和第四插孔内插入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末端均设置有用于吸附住孔底的吸盘,通过设置有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可以起到出色的稳定作用,配合吸盘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涡轮壳和第二涡轮壳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涡轮壳的进气口连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内设置有初效过滤网,所述抽气管插入有鸭嘴阀,所述初效过滤网位于鸭嘴阀和进气叶轮之间,通过设置有鸭嘴阀,可以使得被吸入的灰尘不易重新回到外界。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座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二电机座为一体式设置,通过在第二电机座上设置有连接件,可以方便使用者将设置有安装到墙壁上,或者安置在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远略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远略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1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