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与防止连环相撞系列报警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0725.8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4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于秩祥;胡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 车辆 安全 行驶 防止 连环 相撞 系列 报警装置 方法 | ||
1.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与防止连环相撞系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保险盒,其由卡盒和卡盒中的报警系统组成;
所述报警系统包括:
摄像头,安装在卡盒上,用以拍摄图像;
处理器,设置在卡盒内,并与摄像头相连;
GPS定位装置,设置在卡盒内,并与处理器输入端电连接,用以实时对汽车进行定位;
图像处理模块,设置在卡盒内,并与处理器输入端电连接,用以对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
无线收发模块,设置在卡盒内,并与处理器电连接,能够与多个汽车中的卡盒内的无线收发模块进行信息传输;
语音模块,安装在卡盒上,并与处理器输出端电连接,用以语音提示;
显示屏,安装在卡盒上,其与处理器输出端电连接,用以显示画面;
存储器,设置在卡盒内,并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以对摄像头拍摄图像进行存储;以及电源模块,设置在卡盒内,用以对报警系统供电;
旋转机构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该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三角柱套筒,在三角柱套筒中设有压力传感器Ⅱ,该压力传感器Ⅱ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操作人员将卡盒上的内嵌式三角柱插入到三角柱套筒中,压力传感器Ⅱ检测到压力时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压力信号后通过正反转电路控制电机正转或者反转预设角度,从而带动旋转开关导通或者断开电源;
当卡盒上的内嵌式三角柱从三角柱套筒中拿出后,控制器没有接收到压力信号后,控制电机反转或者正转预设角度回到最初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与防止连环相撞系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全保险盒上设有吸盘装置,用以吸附在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上或者支承于驾驶室内前仪表盘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与防止连环相撞系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盘装置中的吸盘中心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Ⅰ,该压力传感器Ⅰ与处理器输入端电连接,当处理器没有检测到压力信号反馈时,处理器控制语音模块发出报警提示,用以提醒驾驶员将安全保险盒吸附在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上;
当安全保险盒吸附在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上后,处理器检测到压力信号时,处理器控制语音模块不再发出报警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与防止连环相撞系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盒上设有旋转开关,且该旋转开关串接在电源模块的电路中,用以导通和关断电源;
该旋转开关的旋转钮采用内嵌式三角柱,通过其旋转机构实现旋转开关的开关状态。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与防止连环相撞系列报警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一辆进入高速收费站的汽车均要领取一个安全保险盒,并将其吸附在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上;
产生警报的过程如下:
步骤一、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对摄像头记录的图像进行处理;
步骤二、如果图像处理模块检测到摄像头记录的画面播放速度立即减慢,并减速到高速公路不允许的速度或者等于正常人行走的速度时,处理器接收信号后通过语音模块进行危险路况或者突发事件的语音提示,并且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危险路况或者突发事件的语音提示传送到高速公路上装备有安全保险盒的车辆内,并进行同样的语音提示;
步骤三:如果图像处理模块检测到摄像头记录的画面播放速度突然停止后,且有回放的画面,即车辆激烈撞击时的反弹状态,处理器接收信号后通过语音模块进行撞车的语音提示,并且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撞车的语音提示传送到该高速公路上装备有安全保险盒的车辆进行同样的语音提示;
当车辆离开高速公路进入高速收费站时,驾驶员要向高速收费站归还安全保险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与防止连环相撞系列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二中,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立即减慢时的危险路况或者突发事件的图像传送到高速公路上装备有安全保险盒的车辆进行显示屏显示,并且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立即减慢时的危险路况或者突发事件的图像还传送到高速收费站的指挥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07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