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4701.3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7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金循;李佳;陈桂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培养基 水浴加热 废弃物 冷却 沸腾 茶籽壳 粉碎物 酶解液 茶粉 茶梗 茶渣 制备 过磷酸钙 茶叶 氯化钾 食用菌培养 技术要点 粉碎机 茶多酚 粗蛋白 粗纤维 单宁酶 硫酸镁 酶解 水中 丢弃 过滤 焚烧 | ||
1.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茶籽壳、茶毫、茶梗、茶粉、茶渣、过磷酸钙、氯化钾和硫酸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茶籽壳40~80份、茶毫10~20份、茶粉10~20份、茶梗5~15份、茶渣40~80份、过磷酸钙0.5~1.5份、氯化钾0.4~1.8份和硫酸镁0.6~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茶籽壳45~75份、茶毫11~19份、茶粉11~19份、茶梗6~14份、茶渣45~75份、过磷酸钙0.6~1.4份、氯化钾0.5~1.9份和硫酸镁0.7~2.1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茶籽壳48~72份、茶毫12~18份、茶粉12~18份、茶梗7~13份、茶渣48~72份、过磷酸钙0.7~1.3份、氯化钾0.6~1.6份和硫酸镁0.8~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茶籽壳50~70份、茶毫13~17份、茶粉13~17份、茶梗8~12份、茶渣50~70份、过磷酸钙0.8~1.2份、氯化钾0.8~1.4份和硫酸镁1.1~1.7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茶籽壳55~65份、茶毫14~16份、茶粉14~16份、茶梗9~11份、茶渣55~65份、过磷酸钙0.9~1.1份、氯化钾0.9~1.3份和硫酸镁1.2~1.6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茶籽壳60份、茶毫15份、茶粉15份、茶梗10份、茶渣60份、过磷酸钙1份、氯化钾1.2份和硫酸镁1.4份。
8.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粉碎,将以重量份计,40~80份的茶籽壳和40~80份的茶渣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粉碎物;
第二步,将10~20份的茶毫和5~15份的茶梗加入水中,水为500~800份,水浴加热至沸腾,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滤液;
第三步,将10~20份的茶粉溶于滤液中,水浴加热至沸腾,冷却至室温,放置入单宁酶进行酶解,制得酶解液;
第四步.将粉碎物、0.5~1.5份的过磷酸钙、0.4~1.8份的氯化钾和0.6~2.2份的硫酸镁溶解于酶解液中,再次水浴加热至沸腾,冷却至室温,制得食用菌培养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以茶叶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单宁酶含量为0.05~0.15%,在50~60℃的酶解温度下处理2~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47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有机肥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利用牛粪生产有机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