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1;3;5-三咪唑基苯为碳源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9014.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超;王慧峰;郭培志;翟奎璐;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44 | 分类号: | H01G11/44;H01G11/86;H01G11/30;H01G11/3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电容器 咪唑基 活性炭 电极材料 电容 氮元素 制备 氮气惰性气体 聚四氟乙烯 氩气 含氮元素 绿色工艺 乙炔炭黑 高温炉 加热 掺杂 组装 加工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1,3,5‑三咪唑基苯为碳源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3,5‑三咪唑基苯放在高温炉中,在氩气或者氮气惰性气体氛围中,每分钟以5℃的加热速率从室温升温至500‑800℃,恒温1‑3h,随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超级电容器专用TIB活性炭;(2)以1‑10wt%聚四氟乙烯、5‑20wt%乙炔炭黑和70‑94wt%步骤(1)制得的专用TIB活性炭为原料组分加工制成电极材料,然后采用该电极材料组装得到超级电容器。该超级电容器的电容值≥100Fg‑1,经过5000圈循环后,电容值≥90%初始值。本发明克服了原有直接掺杂含氮元素原料技术氮元素利用率低、难定量、有污染的缺陷,是具备氮元素定量、全部利用、无污染的绿色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级电容器,更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1,3,5-三咪唑基苯为新碳源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汽车、混合燃料汽车、特殊载重汽车、电力、铁路、通信、国防、消费性电子产品等,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据统计,超级电容器的市场容量每年增长率超过了40%。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具有超级储电能力。与传统的电池相比,它具有高度可逆,寿命超长,输出、输入功率超大,具有很宽的电压范围和工作温度范围等特点。而且与传统电解电容器相比,它的能量密度高上千倍,而漏电流小几个数量级。它兼具了电池的高能量贮存特性以及电容器的高功率输出特性。可见,如何提高电容量和耐久性是超级电容器的重要研究方向。
另外,做活性炭的材料很多,但适合做超级电容器的碳源还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一直在开拓新的碳源。另一方面,活性炭掺氮可以提高活性炭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目前多用直接掺杂尿素、三聚氰胺等含氮化合物达到掺氮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一方面氮元素利用率低,在活性炭材料中N不容易定量,另一方面未利用的掺杂原料不易去除,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绿色工艺生产标准。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1,3,5-三咪唑基苯为碳源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利用1,3,5-三咪唑基苯为碳源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3,5-三咪唑基苯放在高温炉中,在氩气或者氮气惰性气体氛围中,每分钟以5℃的加热速率从室温升温至500-800℃,恒温1-3h,随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超级电容器专用TIB活性炭;
(2)以1-10wt%聚四氟乙烯、5-20wt%乙炔炭黑和70-94wt%步骤(1)制得的专用TIB活性炭为原料组分加工制成电极材料,然后采用该电极材料组装得到超级电容器。
优选的,步骤(1)中:TIB活性炭的制备条件是在600-700℃,恒温1-3h。
更加优选,TIB活性炭的制备条件是在600℃,恒温2h。
优选的,步骤(2)中,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75-85份TIB活性炭、5-8份聚四氟乙烯和10-15份乙炔炭黑。
更加优选,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80份TIB活性炭、5份聚四氟乙烯和15份乙炔炭黑。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TIB通常作为合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体,本发明拓展了它作为超级电容器新碳源的用途;
(2)作为新碳源,由于TIB中的氮元素不仅是定量,而且是以分子、原子尺寸上的分散于碳原子中。所以它克服了原有直接掺杂含氮元素原料(如尿素、三聚氰胺)技术氮元素利用率低、难定量、有污染的缺陷,是具备氮元素定量、全部利用、无污染的绿色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9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