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防护薄膜及包含该激光防护薄膜的激光防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7446.X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3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文;聂秋梅;曾伟杰;孙海涛;赵威;周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F1/137 | 分类号: | G02F1/137;G02F1/139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防护 薄膜 包含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防护薄膜及包含该激光防护薄膜的激光防护设备,该激光防护薄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液晶聚合物层、第二液晶聚合物层和第三液晶聚合物层,其中,第一液晶聚合物层用于反射左旋偏振光,第二液晶聚合物层用于反射右旋偏振光,第三液晶聚合物层用于吸收入射激光。通过以上方式,本发明激光防护薄膜防护角度大,柔性较好,损坏易发现,可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在激光护目镜、车窗玻璃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防护薄膜及包含该激光防护薄膜的激光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具有光功率密度高、准直性好等特点,会对眼睛以及其他精密光学设备造成损伤;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激光一般出现在实验室、工厂等特殊环境内,对公共环境的安全影响微乎其微,但目前各种小型激光器越来越容易获得,激光对公共环境安全,如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很多激光防护装置如吸收型、反射型、非线性吸收型、光学复用技术型等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应用,但是这些装置仍然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制作过程复杂,防护角度有限,无法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防护薄膜及包含该激光防护薄膜的激光防护设备,该激光防护薄膜防护角度大,柔性较好,损坏易发现,可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在激光护目镜、车窗玻璃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防护薄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液晶聚合物层、第二液晶聚合物层和第三液晶聚合物层,所述第一液晶聚合物层用于反射左旋偏振光,所述第二液晶聚合物层用于反射右旋偏振光,所述第三液晶聚合物层用于吸收入射激光。本发明中对第一液晶聚合物层、第二液晶聚合物层和第三液晶聚合物层的叠置顺序不作限制;第三液晶聚合物层可设置在中间层,也可设置在顶层作为激光直接照射层,或者设于底层。而为了便于加工,第三液晶聚合物层通常设于顶层或底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晶聚合物层的分子排列呈左旋螺旋结构;所述第二液晶聚合物层的分子排列呈右旋螺旋结构;所述第三液晶聚合物层的分子排列与所述第一液晶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液晶聚合物层不平行。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液晶聚合物层的分子排列呈垂直于所述第一液晶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液晶聚合物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晶聚合物层由混合物A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而成,所述混合物A包括可聚合液晶单体、光引发剂、阻聚剂,所述可聚合液晶单体包括左旋手性液晶单体,和/或所述混合物A还包括左旋手性掺杂剂;所述第二液晶聚合物层由混合物B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而成,所述混合物B包括可聚合液晶单体、光引发剂、阻聚剂,所述可聚合液晶单体包括右旋手性液晶单体,和/或所述混合物B还包括右旋手性掺杂剂;所述第三液晶聚合物层由混合物C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而成,所述混合物C包括可聚合液晶单体、光引发剂、阻聚剂和负性二色性染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混合物A包括65~93.5质量份的可聚合液晶单体、0.5~3质量份的光引发剂、0.005~2质量份的阻聚剂,所述可聚合液晶单体中包括6~30质量份的左旋手性液晶单体,和/或所述混合物A还包括6~30质量份的左旋手性掺杂剂。
所述混合物B包括65~93.5质量份的可聚合液晶单体、0.5~3质量份的光引发剂、0.005~2质量份的阻聚剂,所述可聚合液晶单体中包括6~30质量份的右旋手性液晶单体,和/或所述混合物B还包括6~30质量份的右旋手性掺杂剂;
所述混合物C包括92~99质量份的可聚合液晶单体、0.5~3质量份的光引发剂、0.005~2质量份的阻聚剂和0.5~3质量份的负性二色性染料。
优选地,所述第三液晶聚合物层的吸收波段与所述第一液晶聚合物层和第二液晶聚合物层的反射波段相同,从而可增加第一液晶聚合物层和第二液晶聚合物层对激光的防护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未经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