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反射材料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7423.9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工程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叁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反射材料 支架 支撑架 光源发生器 滑轨 测量装置 照度计 同一竖直面 滑移连接 光度计 技术方案要点 同一水平面 检测数据 支撑 反射 平行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反射材料测量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光源发生器、用于放置逆反射材料的支撑架、与支撑架处于同一竖直面内的照度计以及与光源发生器处于同一竖直面内且用于检测由逆反射材料反射出的光的光度计,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架的底部滑移连接的第一滑轨,照度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使照度计与支撑架支撑逆反射材料的中心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支架,光源发生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光源发生器的第二支架,光度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分别与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底部滑移连接的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互平行。其优点是该测量装置能够精准获取该逆反射材料的检测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反射材料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逆反射是反射光线沿靠近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向光源射回的一种光学现象。逆反射材料是基于上述原理进行制造的,其广泛应用于公路交通领域。利用车辆自身灯光的照明效果,通过逆反射材料的反射作用能够达到传递指示、警告等信息的效果。常见产品包括逆反射标志、突起路标和标线等。
由于逆反射材料对于保障公路运输安全,提高通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保证逆反射材料的逆反射效果,需要在使用逆反射材料前对其进行测试。通常逆反射材料的逆反射效果由其亮度因数以及光源、逆反射材料、观察者三者之间的几何条件来决定。本申请文件基于上述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逆反射材料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反射材料测量装置,其优点是该测量装置能够精准获取该逆反射材料的检测数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逆反射材料测量装置,包括提供光源的光源发生器、位于光源发生器的发射头一侧且用于放置检测材料的支撑架、与支撑架处于同一竖直面内且用于检测材料所在位置处的照度的照度计、与光源发生器处于同一竖直面内且用于检测由检测材料反射出的光的光度计,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架的底部滑移连接的第一滑轨,照度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照度计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底端与第一滑轨滑移连接,所述光源发生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光源发生器的第二支架,光度计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光度计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分别与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底部滑移连接的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二滑轨和第一滑轨相对距离的激光测距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光源发生器能够发射出光线。支撑架能够支撑检测材料,使光源发生器产生的光线能够照射到检测材料上。照度计则能够测量检测材料所在的检测位置处的照度。第一滑轨的设置则能够便于检测材料和照度计位置的移动,使检测材料和照度计能够快速的移动到指定位置。当检测材料的检测位置确定后,先将照度计移动到检测材料的检测位置。测定检测位置处的照度后,将照度计沿第一滑轨移开。之后通过支撑架使检测材料沿第一滑轨移动到测量位置处。光度计则能够对检测材料反射出来的光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检测材料的反光性能。而第二滑轨通过第三支架能够便于调节光度计与检测材料的相对角度。激光测距仪能够检测出第二滑轨和第一滑轨的相对距离,从而保证光度计能够精准的检测从检测材料反射出来的光线。另外,该测量装置采用照度计测量检测材料放置处的照度,采用光度计测量由检测材料反射出来的光线;而在现有技术中,仅使用光度计来测量检测材料放置处的照度和检测材料反射出来的光线,这样虽然省去了照度计的使用,但是光度计检测照度的上限不高,对强度较高的光线检测照度时,检测的误差会比较大;而改进后的检测装置操作简单、检测精准度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一块水平放置的支撑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面板的设置能够使光度计和照度计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防止在移动光度计或照度计的过程中,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不利于数据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工程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中交工程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