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头调节偏心测调堵塞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3616.7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涂高鹏;陈军;刘黄莹;赵晓鹏;赵海云;夏涛;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34/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筒 限位凸轮 对接杆 上调节杆 出水筒 阀芯 偏心 双头调节 下调节杆 堵塞器 锥面 垂直穿过 螺纹连接 柔性连接 双向调节 配水器 扁孔 卡入 卡阻 捞出 偶合 投捞 下端 销轴 取出 体内 堵塞 | ||
本发明公开了双头调节偏心测调堵塞器,包括上对接杆、中间筒、限位凸轮、上调节杆、出水筒、阀芯和下调节杆,所述中间筒的底部和出水筒的顶部连接,上对接杆的底部插入中间筒的上部并与中间筒螺纹连接,在中间筒内部还设置限位凸轮,限位凸轮两侧用销轴与中间筒两侧连接,限位凸轮位于上对接杆的下方,上对接杆下端卡入限位凸轮顶部的卡槽内;所述上调节杆同时位于中间筒和出水筒的腔体内,上调节杆的顶部垂直穿过限位凸轮与上对接杆底部扁孔偶合,上调节杆的底部与阀芯的顶部柔性连接,阀芯底部的锥面位于下调节杆的顶部。本发明通过上述原理,堵塞器用投捞仪捞出更换即可,不用连配水器全部取出,不易卡阻,还能进行双向调节,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注水驱油领域,具体涉及双头调节偏心测调堵塞器。
背景技术
注水驱油是国内各大油田采油的主要方法,目前各大油田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的偏心或同心机械配水器,同时也在试用各种智能配水器。常规偏心或同心配水器验封、测调工艺复杂、测井成本高、步骤繁琐、误差较大;智能配水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堵塞器是注水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而且属于易损工具,很容易出现泥沙卡阻堵塞、阀芯磨损甚至调节杆断裂等异常情况导致堵塞器失效。目前智能配水器所配用的堵塞器不可投捞更换,而且只能单头调节,一旦堵塞器遇卡或损坏,只能作业取出全部配水器后拆开更换。常规堵塞器使用的是活塞配合密封,易卡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堵塞器用投捞仪捞出更换即可,不用连配水器全部取出,目的在于提供双头调节偏心测调堵塞器,用投捞仪捞出更换即可,不用连配水器全部取出,不易卡阻,还能进行双向调节,使用方便。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双头调节偏心测调堵塞器,包括上对接杆、中间筒、限位凸轮、上调节杆、出水筒、阀芯和下调节杆,所述中间筒的底部和出水筒的顶部连接,上对接杆的底部插入中间筒的上部并与中间筒螺纹连接,在中间筒内部还设置限位凸轮,限位凸轮两侧用销轴与中间筒两侧连接,限位凸轮位于上对接杆的下方,上对接杆下端卡入限位凸轮顶部的卡槽内;所述上调节杆同时位于中间筒和出水筒的腔体内,上调节杆的顶部垂直穿过限位凸轮与上对接杆底部扁孔偶合,上调节杆的底部与阀芯的顶部柔性连接,阀芯底部的锥面位于下调节杆的顶部,下调节杆完全位于出水筒内的下方并与出水筒采用梯形螺纹连接;在上对接杆的顶部还套有上压帽,在中间筒内部的上对接杆上还套有压缩弹簧,在出水筒内的上调节杆上还套有滑套,滑套上还套有复位弹簧,滑套限定在出水筒上端的腔体内。
当堵塞器向下投入配水器安装孔的过程中,安装孔管壁自动压缩限位凸轮上翻逆时针转动,不影响堵塞器进入安装孔,当堵塞器投入到位后,在压缩弹簧推动上调节杆的作用下,限位凸轮复位并卡入配水器安装孔内部环形槽,上对接杆下端卡入限位凸轮卡槽内,导致限位凸轮不能顺时针旋转,实现堵塞器轴向限位不会脱出配水器。当需要捞出堵塞器时,下放投捞器与上对接杆上部宝塔卡槽对接,上提投捞器拉动上对接杆,脱出限位凸轮卡槽,此时限位凸轮与孔壁接触顺势下翻收入,堵塞器即可拔出。
堵塞器的上调节杆与中间筒采用梯形螺纹连接,上调节杆下端设有阀芯及阀芯弹簧,阀芯上端设有台阶,卡入上调节杆内部环形槽内,阀芯可以沿调节杆轴向适量平移,上调节杆与阀芯之间啮合时呈弹性接触状态。当常规测调时下放测调仪与上对接杆上端三瓣卡槽对接,测调仪控制上对接杆转动,带动上调节杆同步转动,上调节杆顺着梯形螺纹随之上下移动,实现对阀芯与下调节杆锥面开合度的调整。下调节杆与出水筒采用梯形螺纹连接,当下调节杆与智能配水器缓冲对接杆偶合后,控制配水器电机带动缓冲调节杆和堵塞器下调节杆同步转动,实现下调节杆与阀芯之间锥面开合度的调整,达到水量调节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