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熔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0024.X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修斌;李鑫;张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修斌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658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槽 进气口 熔铅 连通 废气回收装置 传送带 回收装置 铅液出口 冷却室 排气口 熔铅炉 铅液 加热炉 环保 废气污染环境 水槽 废铅蓄电池 回收 出气口 进料口 进液管 燃气管 燃烧炉 盛放 回收率 烟囱 | ||
1.一种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熔铅炉装置、废气回收装置及铅液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熔铅炉装置包括燃烧炉、罩设于所述燃烧炉外部且内壁与所述燃烧炉的外壁之间形成加热腔的加热炉、分别贯穿所述加热炉顶部侧壁并与所述燃烧炉内腔连通的进料口和排气口、分别贯穿所述加热炉底部侧壁并与所述燃烧炉内腔连通的铅液出口、设于所述加热炉底部且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进气口、贯穿所述加热炉侧壁并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燃气管及设于所述加热炉顶部的烟囱;
所述废气回收装置包括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第一回收槽及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回收槽的出气口连通的第二回收槽,第一回收槽和第二回收槽分别用于盛放回收反应液;
所述铅液回收装置包括进液管与所述铅液出口连通的第一冷却室、与所述第一冷却室连通的第二冷却室、与所述第二冷却室连通的水槽、与所述第一冷却室的进液管对接且用于将铅液从所述第一冷却室向所述第二冷却室传送的第一传送带及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料端对接且用于将铅液从所述第二冷却室经过所述水槽传送至所述水槽之外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设有铅液槽,所述第二冷却室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下方并用于向所述铅液槽底部喷水的喷头;所述第一冷却室设有用于通入空气的冷却进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收槽内盛放有pH值为13-14的NaOH溶液,所述第二回收槽内盛放有pH值为≥12的NaHCO3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收槽的进气口处设有与所述排气口通过第一风机连通的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回收槽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回收槽的出气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的第一排气管,且所述第二回收槽上设有第二排气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熔铅系统还包括截板,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截板的一端部一体设置,所述截板靠近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收槽侧壁相连,所述截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回收槽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截板位于液面以下,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截板以下;所述截板上设有圆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板包括沿第一路径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进气管一体设置,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上分别设有多个所述圆孔,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的长度比为(0.7-0.9):(0.9-1.1):(0.9-1.1):(0.7-0.9),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上的所述圆孔数量比例为(2.5-3.5):(3.5-4.5):(6.5-7.5):(7.5-8.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分别在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上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板上的圆孔的孔径为4-5mm,孔间距为8-12cm;且
所述第二板上的圆孔的孔径为4-5mm,孔间距为9-12cm;且
所述第三板上的圆孔的孔径为5-6mm,孔间距为14-16cm;且
所述第四板上的圆孔的孔径为5-6mm,孔间距为14-16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还设有与所述喷头连通的水泵,且所述水槽中的水位低于第一传送带,所述水槽中的水位至少高于第二传送带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室上端设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第二风机与蒸汽管的进口连通,所述蒸汽管的出口与所述水槽连通,且所述蒸汽管的出口深入到水槽内水的液位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燃烧炉内设有温度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熔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收槽底端设有碱料进料口,所述碱料进料口与碱料进料斗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修斌,未经张修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00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铟镓硒废料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旧液晶面板微波氯化提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