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9729.X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功庭;郑之旺;王敏莉;刘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4;B21C37/02;C21D8/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低碳钢板 制备 性能一致性 平整工艺 退火 汽车零件制造 平整延伸率 产品性能 分级控制 钢铁产品 高速冲压 规格产品 连续退火 牌号产品 生产技术 梯度设计 退火工艺 性能分级 分级 卷取 热轧 炼钢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属于钢铁产品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号牌超低碳钢板的性能分级控制和同牌号不同规格产品性能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采用炼钢→热轧→冷却→卷取→酸轧→连续退火→平整工艺,通过对DC03和DC04超低碳钢板退火工艺及平整工艺分级控制,并按厚度规格进行退火温度和平整延伸率梯度设计,使产品性能分级更明显,同牌号产品性能一致性更好,更能适应汽车零件制造全自动高速冲压要求,推广使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其白车身零件制造也基本实现全自动化。特别是在冲压成型零件中,国内有许多采用全自动高速冲压成型而成。在高速冲压成型工艺中,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用户对材料性能精确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同牌号产品不同规格性能一致有了更高要求。
对于超低碳钢板,由于其成分中的C、N(通常要求C≤50ppm,N≤35ppm)等间隙原子难以实现分级控制,加之工艺对成品性能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超低碳钢板性能精确控制(分级控制)和同牌号不同规格产品性能一致性较差,如表1中DC03和DC04性能标准表明,两者性能交叉明显,且同牌号性能范围很宽泛。这对用户合理选材带来了不少困难,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由于用户选材不当而提出的质量异议。
表1力学性能
针对以上提出的技术难题,当前国内外文献及专利未见相关解决办法。更多的只是针对某一种强度级别超低碳钢板的成分设计及工艺选择,及退火工艺的最优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分级更明显的超低碳钢板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采用炼钢→热轧→冷却→卷取→酸轧→连续退火→平整工艺,所述超低碳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035%、Si:0~0.02%、Mn:0.11~0.15%、Ti:0.050~0.070%、N:≤0.0035%、P≤0.010%、S≤0.012%、Als:0.020~0.050%,其余为Fe。
其中,上述所述的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超低碳钢板的牌号为DC03和DC04。
其中,上述所述的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中,制备DC03和DC04超低碳钢板时,控制热连轧工艺中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分别为910~950℃和720~760℃。
其中,上述所述的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中,制备DC03和DC04超低碳钢板时,控制酸轧工序中冷轧压下率为60%~85%。
其中,上述所述的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中,制备DC03和DC04超低碳钢板时,冷轧钢板连续退火工艺段带钢速度为80~240m/min。
其中,上述所述的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中,制备DC03超低碳钢板时,冷轧钢板连续退火均热段温度为780~820℃;制备DC04超低碳钢板时,冷轧钢板连续退火均热段温度为810~850℃。
其中,上述所述的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中,制备DC03超低碳钢板时,控制平整延伸率为0.5%~1.0%;制备DC04超低碳钢板时,控制平整延伸率为0.3%~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超低碳钢板的屈服强度波动在20MPa以内的制备方法,通过针对同牌号不同厚度规格进行退火段均热温度和平整延伸率梯度控制实现。
其中,上述所述的超低碳钢板的制备方法中,制备DC03和DC04超低碳钢板时,酸轧后带钢不同厚度规格按下表进行退火工艺温度梯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9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