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VI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荧光RT-PCR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1992.4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静;吕艳;罗瑶瑶;赵云玲;郑东霞;刘华雷;王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城疫病毒 强毒株 荧光 基因 探针 检测技术领域 荧光RT-PCR 核糖核酸 待测样品 动物病原 含有基因 快速检测 扩增引物 特异性强 疫情监测 早期诊断 灵敏度 判定 疫病 检测 基层 | ||
本发明属于动物病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因VI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荧光RT‑PCR检测方法,先设计针对基因VI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F基因的荧光RT‑PCR扩增引物和探针;再提取待测样品核糖核酸(RNA),用扩增引物和探针进行荧光RT‑PCR反应,根据荧光RT‑PCR扩增曲线和Ct值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基因VI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本发明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实现基因VI型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快速检测,满足疫病早期诊断和疫情监测的需要,便于基层操作和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病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VI型新 城疫病毒强毒株的荧光RT-PCR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强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禽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 染病。新城疫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疾病之 一,已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农业部将ND列为一类动物 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疫病。
新城疫病毒具有多样性,根据新城疫病毒致病性差异,可分为弱 毒株、中等毒力株和强毒株。根据新城疫病毒遗传学特性可分为两大 类(I类和II类),其中I类新城疫病毒包括10个基因型,均为弱 毒株;II类新城疫病毒包括18个基因型,我国分离到的II类新城疫病毒主要为基因I型、II型、VI型、VII型等,其中基因VI型和 VII型为强毒株。NDV具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目前,基因VII型是 我国鸡群中流行的优势基因型。1980s后,基因VI型NDV一直在世 界范围内的鸽群中流行和传播,并对鸡表现出一定的感染风险。我国 新城疫主动监测数据表明,鸡群中NDV强毒带毒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而鸽群中新城疫强毒带毒率有上升趋势,提示我们应对鸽群中基因 VI型新城疫强毒株加以关注。因此,建立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快速有效检测基因VI型新城疫强毒株的检测方法,对于开展疫病的 早期诊断、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新城疫防控主要采用弱毒活疫苗免疫,由于活疫苗的 普遍使用和弱毒株的大量存在,给新城疫确诊带来巨大挑战。单纯检 测NDV的血清学(血凝抑制试验)、分子生物学(RT-PCR)技术已无 法满足快速确诊和早期诊断的需求。新城疫确诊需要依靠病毒致病性 评价,传统的新城疫病毒毒力测定方法为生物学试验,即依据鸡胚平 均致死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6周龄鸡静脉 致病指数(IVPI)来鉴定,以上方法检测周期长,且需要在一定级别 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内操作,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常规的RT-PCR 技术结合序列测定也可鉴定病毒毒力,但与荧光RT-PCR技术相比, 该方法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满足第一时间确诊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 基因VI型新城疫强毒株的荧光RT-PCR检测方法,设计针对基因VI 型新城疫强毒F基因的荧光RT-PCR扩增引物和探针,建立能检测VI 型新城疫强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先从待检样本(棉拭子、组织病料或 病毒分离物)中提取病毒基因组RNA,以基因VI型新城疫强毒F基 因为靶基因,通过荧光RT-PCR引物CII-167F、CII-389R和探针 VI-353R对提取的RNA模板进行荧光RT-PCR扩增,并根据扩增曲线和Ct值分析被检样品中是否含有基因VI型新城疫强毒,其具体工艺 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未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1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