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电极式叶片边缘液态金属抛光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91134.6 | 申请日: | 2018-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1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夏卫海;傅昱斐;王亚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19/14 | 分类号: | B24B19/14;B24B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容器 液态金属 密闭 抛光 叶片 操作台 工作平台 抛光腔体 抛光装置 叶片边缘 负电极 固定轴 抛光液 三电极 永磁体 正电极 双棍 金属抛光液 金属离子 抛光金属 浸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极式叶片边缘液态金属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第一永磁体、叶片、双棍状正电极、第二永磁体、负电极、液态金属抛光液、密闭抛光容器、工作平台、固定轴和抛光腔体,所述操作台和密闭抛光容器均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叶片通过固定轴固定安装在密闭抛光容器内部并全部浸没在抛光腔体的液态金属抛光液中,负电极布置在叶片上,双棍状正电极固定在密闭抛光容器上方;本发明通过抛光金属液中的金属离子对工件进行抛光,金属抛光液可以抛光更加细微的表面,获得的抛光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态金属抛光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三电极式叶片边缘液态金属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液态金属通常是指在常温下呈液态的合金功能材料,如熔点在30℃以下的金属及其合金材料,也包括在40℃~300℃工作温区内呈液态的低熔点合金材料。液态金属抛光液抛光技术指当混有磨料的液态金属抛光液在磁场的作用下与工件抛光表面发生相对运动时,液态金属抛光液丝带上的柔性磨头对抛光表面产生大的切削力,从而对工件抛光表面进行抛光。
对于复杂曲面的加工,例如对叶片进行加工,无法使用传统的抛光来进行,因此,类似磨粒流加工和液态金属加工的方法应运而生,然而,单纯的液态金属抛光或磨粒流加工的效率较低,且加工质量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且对工人自身的技艺依赖性很强,且生产效率低、加工周期长、易使表面产生破坏层和变质层,加工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对加工的表面有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技术单纯利用磨粒流抛光或单纯利用液态金属进行抛光导致的加工效率低、技艺依赖性强、加工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电极式叶片边缘液态金属抛光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三电极式叶片边缘液态金属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第一永磁体、叶片、双棍状正电极、第二永磁体、负电极、液态金属抛光液、密闭抛光容器、工作平台、固定轴和抛光腔体,所述操作台和密闭抛光容器均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密闭抛光容器内部设置有容纳液态金属抛光液的抛光腔体,抛光腔体的两侧分别各安装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且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均竖直平行设置,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相靠近的两个面的磁极相反;叶片通过固定轴固定安装在密闭抛光容器内部并全部浸没在抛光腔体的液态金属抛光液中;所述负电极布置在叶片上,双棍状正电极固定在密闭抛光容器上方,双棍状正电极的下端伸入密闭抛光容器且浸没到液态金属抛光液中。
进一步的,所述负电极呈弧形,且负电极贴在用于固定叶片的固定轴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双棍状正电极包括平行且竖直设置的两根棍状正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负电极和两根棍状正电极均与操作台连接,负电极和两根棍状正电极由操作台来控制通电情况。
进一步的,操作台通过改变流经双棍状正电极的电流频率或电压频率的大小来改变由正电极和负电极形成电场的状态。液态金属抛光液中的电场为两个正电极与负电极电场的叠加,使得液态金属在液态金属抛光液中的叶片边缘位置和液态金属抛光液底部位置进行高频振动。液态金属在底部的高频振动可以携带起落在液态金属抛光液底部的磨粒,在叶片边缘高频振动可以对抛光区域进行高效抛光。
进一步的,所述液态金属抛光液为包含有磨粒的液态金属抛光液。
进一步的,所述液态金属抛光液中的液态金属为镓离子、铷离子、铯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化合物。所述液态金属通常是指在常温下呈液态的合金功能材料,如熔点在30℃以下的金属及其合金材料,也包括在40℃~300℃工作温区内呈液态的低熔点合金材料,并混有磨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抛光金属液中的金属离子对工件进行抛光,金属抛光液可以抛光更加细微的表面,获得的抛光精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1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