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现实道路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4966.5 | 申请日: | 201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洋浩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7 | 分类号: | G08G1/0967;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慧亮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0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现实 道路 显示 系统 | ||
一种混合现实道路显示系统,包括车载端、沿道路设置的中继站点,所述中继站点用于存储路段的现实空间模型信息,还用于存储路段的虚拟混合模型信息;所述车载端包括显示设备,所述车载端用于与中继站点通信,接收虚拟混合模型信息或现实空间模型信息。能够达到辅助车辆实时显示虚拟道路信息从而辅助驾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现实领域,尤其涉及应用混合现实的道路指示标志显示领域。
背景技术
混合现实(MR)(既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指的是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系统通常的特点有:
它结合了虚拟和现实;在现实的三维空间投射虚拟;实时运行。
混合现实(MR)的实现需要在一个能与现实世界各事物相互交互的环境中。如果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那就是VR的领域了。如果展现出来的虚拟信息只能简单叠加在现实事物上,那就是AR。MR的关键点就是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和信息的及时获取。
现有的路面驾驶环境中,都需要现实地拉起隔离带、建立路牌、刷车道漆等等,非常浪费资源,如果能够通过现有的计算机辅助显示技术达到对道路交通设施的虚拟显示,能够省掉一大笔物理成本,而且虚拟显示的道路指示标志即使被车辆“撞”上也不会产生损坏,提高了驾驶环境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辅助车辆了解路况实时显示的道路显示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混合现实道路显示系统,包括车载端、沿道路设置的中继站点,所述中继站点用于存储路段的现实空间模型信息,还用于存储路段的虚拟混合模型信息;所述车载端包括显示设备,所述车载端用于与中继站点通信,接收虚拟混合模型信息或现实空间模型信息;所述显示设备为混合现实显示设备,用于在现实空间模型中定位车辆的位置,所述虚拟混合模型包括自身在现实空间模型中的坐标信息,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根据坐标信息,计算坐标变换得出虚拟混合模型与显示设备的实时相对位置,并显示所述虚拟混合模型。
具体地,所述中继站点还用于接收数据请求指令,并根据请求指令返回现实空间模型信息或虚拟混合模型信息,所述车载端用于向中继站点发送数据请求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扫描模块,所述扫描模块用于对现实空间进行扫描,建立现实空间模型,扫描模块用于将扫描结果存储到中继站点中。
优选地,所述扫描模块设置在车载端。
可选地,所述扫描模块用于在预设空间范围大小内构建现实空间模型,不同空间的现实空间模型发送到对应的中继站点进行存储。
优选地,还包括无人驾驶导航模块,所述无人驾驶导航模块用于接收路况信息、进行处理判断、向车辆发出道路行驶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编辑模块、通信模块,所述编辑模块用于对特定路段的虚拟混合模型信息进行编辑,包括在该路段需要显示的模型、显示时间、模型的形状、大小、模型上显示的内容、或模型的坐标信息;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编辑好的虚拟混合模型信息发送到中继站点。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中继站点使得在随处驾驶的过程中都能够收到实时的路况,并通过扫描模块保持路况的随时更新并提高精度,达到驾驶过程中实时接收虚拟混合模型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路政指示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混合现实道路显示系统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混合现实道路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隔离模型显示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洋浩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鑫洋浩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4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匝道限速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位管理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