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效感觉噪声级脉冲测量法检测便器水箱进水噪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1870.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4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王博;王敬;郝秋伟;李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杰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 感觉 噪声 脉冲 测量 检测 水箱 进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器水箱进水噪声检测方法,检测步骤包括:样品安装调试;声源基准体及平行六面体、半球测量表面确定;脉冲噪声判定;声压级测量;有效感觉噪声级计算及背景噪声和测试环境修正;结果评价。其特别之处在于:计算脉冲噪声指数判断进水噪声脉冲性,应用声级计A计权脉冲声级时间计权特性对平行六面体或半球测量表面上以有效感觉噪声级LEPN表征的进水噪声进行精准定量检测。本发明规定对平行六面体或半球测量表面上进水噪声的A计权脉冲最大声压级L′pAi(ST)(max)进行测定,计算其在特定补水周期内的有效感觉噪声级LEPN,并提供结果评价依据。本发明填补了便器水箱进水噪声检测技术领域空白,可为提升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提供检测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噪声定量测试方法,具体是一种应用声级计的A计权脉冲声级时间计权特性“I”对平行六面体或半球测量表面上以有效感觉噪声级LEPN表征的便器水箱进 水阀进水噪声进行检测的方法,属于便器水箱配件理化性能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卫生间作为基本的民生问题和重要的文明窗口,其建设质量不容忽视,伴随着坐便器及其水箱配件在餐饮、旅游、居家等民生重点领域使用量的递增以及人 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便器水箱进水噪声监测及防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进水阀作为便器水箱配件的核心部件,其进水噪声在坐便器冲洗噪声中所占权重较高,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冲洗噪声的量值水平。由于便器冲洗过程所产生的噪声类属 液体动力性噪声范畴,大致由管道的结构振动噪声、水的流体噪声和气穴噪声三部分 构成;而流体噪声为冲洗噪声的重要源泉,主要包括水在坐便器水圈内和内壁上流动 的噪声、水在坐便器内旋转的噪声以及排污后期虹吸被破坏和进水阀补水时的噪声; 因此冲洗噪声除与坐便器本身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便器水箱 进水阀的进水噪声。由于噪声具有声波传播的一切特性,其中与进水阀进水噪声测试 密切相关的传播特性为声波的指向性,因此在实际测量时须合理设置测点分布。
为严格水箱配件产品质控,2011年国家分布实施强制性标准GB 26730-2011《卫生洁具便器用重力式补水装置及洁具机架》,明确规定进水阀“进水过程中产生的噪 声应不大于55dB(A)”。但该标准第7.5条“噪声试验”中有关进水阀进水噪声检测方 法的技术要求却极其简单,“在环境噪声不高于30dB(A)的测试室,将进水阀安装在距 地面高度为400mm的标准水箱上,不加水箱盖;安置精度不小于0.1d B(A)的声级计, 使其探测头距水箱前表面1m,高于地面1m;将进水动压力调整到0.3MPa,打开进水阀, 10s后开始测量,记录进水全过程的最高噪声值.重复三次,报告算术平均值。”既未 涉及声源基准体、测量表面等声学原理,也缺失相应的结果计算公式、数据修约和测 量不确定度等关键技术内容;导致进水阀进水噪声检测操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结 果数据不具备可比性与重复性,难以对产品质量提升和市场秩序规范起到应有的引领 和支撑作用。经调研,由于相关测试技术的缺失,难以对产品质量定量验证。检测方 法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卫浴产品已被列入质量提升重点领域,完善卫生陶瓷及其配套产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研发便器水箱进水阀进水噪声检测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为促进相 关产品质量提升,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卫生间短板,亟待强化专利技术对标准研 制的支撑作用;此项发明专利的问世对于助力我国便器水箱配件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一 定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声级计的A计权脉冲声级时间计权特性“I”对平行六面体或半球测量表面上以有效感觉噪声级LEPN表征的便器水箱进水阀进 水噪声进行检测的方法,能够解决进水阀进水噪声乃至洗面器、坐便器等卫浴陶瓷进 水/排水噪声精准定量测试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杰,未经李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